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7月1日,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开始试点,自此,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制度全覆盖工作正式启动。总体来看,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参保人数不断增加、管理体制不断健全、基金征缴及管理等工作也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道路。但是,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不足,如,基础养老金标准较低、预期收益不容乐观、中青年居民参保积极性不高、养老金替代率偏低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参保积极性,阻碍了该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政府应逐步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仅是保障城乡居民“老有所养”的现实需要,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保证可持续性”的具体要求。 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施时间不长,虽然参保率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是仍未达到预期的目标。因此,对城乡居民参保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扩大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面,对河北省及辖属各县(市)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河北省南皮县为例,选取冯口镇和大浪淀乡两个城镇400人为调查对象,回收问卷382份,在问卷调查及个案访谈的基础上,对城乡居民参保决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笔者将其归结为四个因素,即经济因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家庭收入)、个体因素(户口性质、年龄、性别、文化水平)、政策因素(政策认知度、政策满意度和政策信任度)和制度因素(缴费档次、基础养老金和养老金待遇水),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城乡居民参保率的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