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我国封闭式基金的历史做了简要的回顾,并较为全面地综述和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封闭式基金折价的研究文献。通过对我国封闭式基金折价现象的研究和分析之后,我们发现:我国封闭式基金的折价波动具有明显的一致性。基金的流动性、规模、到期日对封闭式基金的折价具有显著的影响。一般来说,基金规模与基金的折价成正比的关系。到期日近的基金折价幅度一般会小于到期日远的基金。另外,随着条件的变化和一些重大事件的影响,我国封闭式基金与股票指数在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相关关系。供求关系的变化是基金折价波动的根本原因。而基金本身的缺陷才是基金折价成为常态的根本原因。投资者投资行为的短视性又会导致即使现有基金存在折价交易时,投资者也愿意溢价购买新基金。当封闭式基金宣布中止或清算时,基金本身的缺陷就会逐渐消失,人们开始注意到封闭式基金的投资价值,此时需求就会增加,折价开始消失。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封闭式基金的折价现象是在既定的规则下,天生具有短视性的投资者根据近期的历史和未来的预期进行投资行为的结果。封闭式基金的发展必须要又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进行产品创新,开发更多适合封闭式基金特点的基金才是摆脱基金发展困境的根本出路,采取可观的分红政策和定期向投资者提供按净值赎回的机会可以部分地减少基金折价,但按单位净值向投资者赠送基金份额似乎是一个更为可行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