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联”时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传播与发展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而《北斗》作为“左联”最为重要的机关刊物之一,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北斗》杂志所译介和引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进行梳理和分析,探究其引进和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深层原因,进而就其引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当时产生的具体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我们才能对《北斗》杂志所译介和引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出较为客观和公正的认识与评价,从而更好地了解与反思20世纪20、3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存在样态,得出重要启示。本论文主要采取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研究思路,对《北斗》杂志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进行了相关探索。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有三章。绪论部分主要对《北斗》杂志及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作了简要论述。论文第二章“《北斗》杂志中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着重对《北斗》杂志所译介和引进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点作了较为细致的梳理和分析,认为文艺社会功能论、文艺大众化理论、文艺阶级倾向性及现实主义文艺思想是《北斗》杂志主要引进和强调的四个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点。论文第三章“《北斗》杂志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出现的历史背景”,主要从国内外革命斗争形势的影响、“左联”的指示、主编丁玲的思想转变以及鲁迅的支持等四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北斗》杂志中出现的原因作了探索和分析。论文的第四章是“《北斗》杂志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影响及意义”。这一章主要就《北斗》杂志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当时产生的具体影响及其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本文认为,在20世纪3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北斗》杂志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发挥了独特的价值和作用。我们应借鉴《北斗》杂志的成功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文艺创作中的科学指导,更好地推动当代文艺和社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