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价值评估的思想最先起源于IrvingFisher的财务预算理论。早在1906年,IrvingFisher在其专著《资本与收入的性质》中完整地论述了收入和资本的关系及价值的源泉问题,但是,费雪的资本价值理论在实践中应用却非常困难。莫迪格莱尼和米勒于1958年在《美国经济学评论》上发表了他们的惊世之作—《资本成本、公司融资和投资理论》,第一次科学地提出了企业价值的定义和企业价值评估的方法,不但为企业价值评估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日后价值评估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并购浪潮,在我国十几年的经济市场化过程中,企业并购活动也日益活跃,但目前大量并购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目标企业的定价过高,给收购者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因此,如何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进行评估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
随着价值评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日显其重要性,对评估方法的研究也成为理论界的焦点,各种评估方法应运而生,主要有账面价值法、相对估价法、DDM法、FCFF法以及期权定价法。账面价值法和相对估价法是在实务中逐渐演变而来的,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账面价值法忽视了企业整体资产的获利能力,而相对估价法的一个致命缺点是无法找到合适的“可比企业”,这都令它们在评估中存在很大的误差。DDM法和FCFF法源于费雪的资本预算理论和MM理论,以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企业价值,这与账面价值法和相对估价法相比是一种进步,在理论上也是无可挑剔的,但它们的实际操作性却很低。后来出现的期权定价法主要应用于高科技企业的价值评估,但它基于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并且技术性很强,因此在应用中困难颇高。
在这种情况下,以经济利润为基础的价值评估方法日益在实践中显示出其优越性。经济利润法源于MM理论,认为企业价值是目前账面价值与未来各期经济利润的现值之和,从理论上讲,它与贴现现金流量法(DCF)是一致的,但是在应用中比DCF法更具有可操作性,并且由于在经济利润法中不确定性较大的持续价值在整个价值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低,这样就大大缩短了预测的时间,也有利于增强预测的准确性。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讲述了价值评估思想的起源,介绍了费雪的资本价值理论以及MM理论对价值评估思想的影响。
第二章对当前几种主流的价值评估方法(账面价值法、相对估价法、DDM法、FCFF法和期权定价法)进行了评述,指出他们各自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
第三章介绍了经济利润与价值评估的基本理论,对经济利润的内涵进行深入地辨析,并且指出了经济利润是如何用于企业价值评估的。
第四章主要论述了用经济利润进行价值评估的科学性,从经济利润法与DCF法以及NPV法的等价论证中说明经济利润是一种科学简便的价值评估方法。第五章对基于经济利润价值评估的运用程序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案例分析详细演示了用经济利润进行价值评估的全过程,从而也验证了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