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经济全面向着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率市场化的深入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商业银行的发展,传统的通过利差收入的经营模式已经不再适合当前的经济环境,在金融监管政策与资本约束的影响下,商业银行不得不展开业务调整,与此同时,日益发展的混业经营也对其提出了业务创新与调整的要求。因此,商业银行同业业务出现,并得到了迅猛发展。同业业务发展初期,为了解决短期内资金的流动局限性,各大商业银行的金融同业业务都是按行业共同认可的规定执行的,即短期的拆借仅适用于同行,但随着同业业务逐渐发生质的变化,成为商业银行通过加强与券商、基金公司、保险公司等大型金融机构的强强联合,利用行业内共同的认可规则进行扩大表外资产的新型业务,这样就产生了不同的扩大手段,比如:同业投资信托受益权、同业代付、买入返售等其他新型的创新手段。 为了进一步应对金融脱媒与利率市场化等带来的影响,商业银行开始关注金融市场业务,在这样的背景下,同业业务作为其重要构成部分,受到了商业银行的重视,并对其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同业资产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从各大银行显示的数据来看,同行业业务的利息收入在全部利息中占的比重正在急速上升,其盈利能力也在稳步爬升。 最近几年,同业业务迅猛发展,然而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举例来说,业务风险增加等,这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模式和风险管理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同业业务迅猛发展,离不开银行通过同业资产与期限错配展开的套利。但是,从长期的角度来说,错配隐藏着重大风险,与此同时,银行的过分非标资产化也为其发展留下了隐患。另外,钱荒危机的出现,使得银行开始重视对于流动性管理与同业业务的审视。可以说,要想实现同业业务健康、平稳进步,银行就要致力于建设完善的市场支撑与监管体制。 本文基于以上考虑,结合分析金融机构同业业务发展的客观状况,特别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客观情况,深入研究了促进同业业务发展的隐私,全面掌握商业银行实行同业业务的必然性与所面临的风险点,进而制定了风险控制方案。另外,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以GD银行为研究对象,充分考虑其同业业务模式,分析与探讨了在其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而针对于这些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对策,期望对于GD银行与其他商业银行具有一定的启示与指导作用,实现商业银行同业业务的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