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本质在于不断提高人的生命品性和内在德性以及人生活的最大可能性。遗憾的是,在现代语境中,传统教育忽视了对人性的培育,单一灌输和片面规训式教育造成了对人的生活和精神的遮蔽,教育的“政治性”与“道德性”的博弈激发人们对如何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的讨论。20世纪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提出了以培养人的批判意识、促进人的自由与解放为目的的解放教育思想。解放教育思想产生于第三世界,是对处于社会不利处境的人们悲天悯人般的关注,是对平等和尊重地对待每一个生命的强烈呼唤,旨在促进人的自由和解放。弗莱雷立场鲜明地称解放教育思想为“被压迫者的教育学”,他的《被压迫者教育学》、《希望教育学》等著作,在当时教育界产生了重要影响。针对现代社会中的教育所出现的种种困惑,本文依照思想背景——逻辑内容——意义阐释的分析脉络,挖掘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的内核价值,阐释其现代教育价值。弗莱雷的解放教育思想与革命年代的暴力革命、或者是所谓的民族解放、政治解放不同,而是从人的生命本性意义上来说的人性化的解放。弗莱雷提出了人具有反思与批判能力的重要性,致力于使人意识到自己的生存意义与存在价值,进而实现意识的解放,这是人走向自由解放的起点;民主与对话方式的人性化教育是使人走向自由解放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致力于个体生命价值的实现和超越;而最终人性的解放是人获得解放的目的。弗莱雷视教育为生命,并坚信教育的道德性质,其解放教育思想对于改变传统德育忽视人的主体性的问题具有启示意义。我们可以借鉴弗莱雷解放教育思想中的对话教学理论、提问式教育方式以及民主教育等思想,为我国现代德育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