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桂枝汤方证研究

被引量 : 24次 | 上传用户:sunqings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分三部分对柴胡桂枝汤进行研究:本方近年来临床运用及实验研究之文献综述、方证理论研究、现代医案统计研究。文献综述方面,通过收集近50年来关于本方临床运用及实验研究之文献报道,整体把握该领域之研究概况及研究进展,全面了解本方在现代临床实践中之运用范围及主要病证。此外亦对关于本方之实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以期了解已经取得之研究成果及当前之研究趋势,以供临床运用之参考。方证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来进行探讨。第一,柴胡桂枝汤之出处及其相关条文研究。本章运用训诂学的研究方法对《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及《外台秘要》《千金翼方》《医心方》中所记载关于柴胡桂枝汤的相关条文进行诂释,在厘清其文本含义之基础上进而对其所蕴含之医理进行探讨,认为146条“支节烦疼”中“支”即后世之“肢”,支为初文,肢为其后加肉旁而得,为孳乳字;“心下支结”中“支”字当乃“支撑”之意;146条“支节烦疼”中“烦”字应训为“剧、甚”,烦疼犹言剧痛;《伤寒论·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载:“和其荣卫,以通津液,后自愈”其中中“后”非为时间先后之义,乃指排便,“后自愈”即谓大便通而自愈,此为津液自和病愈之征。第二,柴胡桂枝汤方证理论研究。本章以历代文献及中医理论为基础从多角度对本方之方药、病位、症状、病因病机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伤寒论》中桂枝用药部位为桂树嫩枝之皮,桂、梫、木桂、牡桂、肉桂、桂枝、桂心实为同物异名,至于桂树嫩枝全体入药当出现在南宋以后;146条“心下支结”其中心下一词作为病位概念有广义及狭义之别,广义心下指人体内部心以下之胸腹腔,涵盖膻中、胸胁、胃脘等部,此种用法多为概而论之,而非特指限定之某处;狭义用法则有多种,特指心下胸腹腔中之某处部位,或指左乳下、或指胸胁、或指膻中、或指胃脘,则当根据特定之语境及医理以确定其具体含义,146条所言心下当为广义用法。第三仲景对柴胡桂枝汤的运用。本章综合以上两章之研究结果,综合分析总结仲景对本方之运用范围,并探讨其所暗含之规律。第四,后世医家对柴胡桂枝汤之运用。本章以历史为线,分别对晋唐时期、宋元时期以及明清时期医家对本方之运用情况加以探讨,纵向分析柴胡桂枝汤在历代之运用规律,并加以比较分析,以明憭其历史演变轨迹。现代医案研究方面,通过收集柴胡桂枝汤现代临床验案,对本方之临床运用做一回顾性总结,并分析其适应病证。统计结果显示柴胡桂枝汤之临床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几乎涵盖了临床各科,但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以及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为主,其优势病种为:肺系病证、脾胃系病证以及心系病证,具体则为:感冒、胃痛、痹证及癫痫;西医为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及神经系统疾病,具体为:普通感冒、慢性浅表性胃炎、癫痫及风湿性关节炎。此外亦总结柴胡桂枝汤证临床运用之主要指征为:恶寒、发热、口苦、纳呆、口干恶心、自汗、关节疼痛等等,舌红或舌淡白,脉弦或脉弦细。总之,通过文献、理论及临床三方面之研究从而深入了解柴胡桂枝汤方证,以还原仲景微言大义而廓清后人误读为基础,以总结本方证之理论体系为核心,以梳理历代运用轨迹为辅助,以当今临床实践为依归,以期更好地继承经方、运用经方。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比较金匮肾气丸联合腹针疗法与西医间歇性导尿治疗肾气虚型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探讨腹针联合中药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可行性及临床优势,明确中医对
医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经验医学阶段、实验医学阶段和现代医学阶段。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出现、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费用高昂、医疗资源分布不
当今各种相关研究发现通常的心血管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吸烟、高尿酸、年龄、性别、家族史等。斑块形成、血栓形成、粥样硬化等血管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物规划与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两者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协调的关系,良好的建筑规划确保了城市规划设计的顺
<正>土壤是构成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国家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土壤环境状况不仅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体健
<正>随着新课标的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开始得到提倡,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只有以学生为中心才能有效符合这一教学理念,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让他们能
要想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针对幼儿进行创新教育,就应该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对教学进行整合、对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将教学情境创设出来、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从而有效地保证创新
本报告以《山东财经大学图书馆利用指南》翻译实践为基础,介绍了翻译过程、原材料的语言特点和在翻译过程中运用的策略。原文是介绍图书馆服务部门、电子资源、图书分类法和图
采用盐酸提取、乙醇沉淀的方法提取柑橘皮中的果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浸提温度、浸提pH、料液比和浸提时间对柑橘皮果胶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柑橘皮果胶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