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思想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传统文化乃是一种伦理型文化。由于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中国上古由野蛮进入文明走着一条有别于西欧之路径。中国是在没有彻底破坏氏族血缘关系情况下由野蛮走向文明,从而使宗族组织在中国长期保留下来。此种由氏族而国家的特殊路径,家为国之基础,国为家的扩大。这种家族本位的社会结构,就使伦理道德在社会生活秩序之建构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伦理道德,《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中国历代诸子百家无人不论道德伦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修习之道。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主要指从先秦到辛亥革命时期,儒、道、佛等多家传统伦理文化,其中儒家伦理文化为其核心内容。医学以追求人类健康为其出发点及终极目标,因为以人为研究对象,所以在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医学伦理特性也就必然地显现出来。任何一个医务人员的道德行为活动,都不是偶然的,而是他自身医德修养水平,人生价值观,世界观及其自身所受主流文化的影响在医疗活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中国传统医学植根于传统文化的母体之中,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道家的“寡欲”及佛教的“悲慈”等各家伦理思想、主张无不对中国医生的素质、行为有深刻的伦理限定,也即对从医者伦理观的形成起到了重大的作用。无论是受人们支持、赞扬、鼓励的好的医德行为,还是受人们批评、抵制、反对的不合乎医德的行为,都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根据一定的伦理观点来做出的评判。而从评判中国医生医德行为善恶的道德规范尺度里可以反映出传统伦理文化,也即找到中国医生伦理思想之依托。通过对医生伦理思想做传统伦理方面的剖析,使我们清楚的看到中国医生伦理思想的根基,有助于进一步调整医生的伦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