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ESRD患者每周两次血透方案在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但迄今为止其预后如何及透析充分性并无定论,本文目的在于系统性地分析现有研究来比较每周两次血液透析方案与每周三次血透方案的预后有关及临床并发症等指标差异。方法两名研究者分别检索PubMed、EMBASE从建库到2017年10月收录的相关文献并分别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评价文献及提取数据,有争议的地方请第三名研究人员评估及协商后决定。用stata12.0进行统计学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加权平均数合并统计量,二分类变量采用RR合并,各效应量都以95%可信区间表示。异质性分析用Cochran Q检验,P>0.1表示异质性检验无显著性差异,研究间同质性较好,使用I~2值来定量评估文献异质性。若纳入文献具有同质性(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若纳入文献间存在异质性分析(I~2≥50%)时,采用敏感性分析或亚组分析寻找异质性来源,必须合成数据时,选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结果我们最终纳入9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研究类型都是队列研究,5篇前瞻性队列研究,4篇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文献语言包括8篇英文文献和1篇西班牙语文献,其中9个符合标准的队列研究进行定性分析,8项研究进行定量分析。一共包括2286名ESRD患者采用每周两次血液透析方案,12967名ESRD患者采用每周三次血液透析方案。本文系统的分析了两种血液透析方案的全因死亡率、住院率等预后指标以及贫血相关指标、钙磷代谢、营养相关指标及心血管病变等可反映临床并发症的临床指标,并对两组之间全因死亡率、血红蛋白水平、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标准化白蛋白分解率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两组之间全因死亡率、血红蛋白水平、血钙、血磷、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血清白蛋白水平等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之间标准化白蛋白分解率差异较小(WMD-0.13,95%CI,-0.16 to-0.09,g/kg/day)。结论每周两次血液透析方案的预后并不劣于每周三次血液透析方案,对于某些合适的患者,这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但影响透析患预后及充分性的混杂因素较多,仍需要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大型高质量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才能得到更高质量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