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壳结构的硅基负极材料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计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c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硅氧化物(SiOx)具有充放电容量高,价格低廉、自然资源丰富等优点,是极具潜力的新一代电池负极材料之一。但SiOx在充放电循环时巨大的体积变化、导电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商业化应用。本论文以导电性材料为载体、以柔性材料为包覆,制备了石墨烯/硅氧化合物/聚吡咯(Graphene/SiOx/PPY)复合材料、ZIF-8/SiOx/ZIF-8复合材料、泡沫镍/硅氧化合物/石墨烯(Nifoam/SiOx/Graphene)复合材料,并对三种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电化学性能及潜在改善机理进行系统研究。1.采用有机硅水解沉积Graphene模板、低温铝热还原和引发聚合法原位制备了核壳结构的Graphene/SiOx/PPY复合材料。Graphene/SiOx/PPY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0.1 C时,C/Si摩尔比为1:5的Graphene/SiOx/PPY复合材料经过100次循环后充放电比容量为2068/2130 m Ah g-1;在电流密度为1 C时,Graphene/SiOx/PPY复合材料充放电比容量达到575/569 m Ah g-1。微观结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显示:Graphene和PPY协同作用,增加了SiOx的导电性,并有效缓解了SiOx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问题。2.采用有机硅水解沉积ZIF-8模板,低温镁热还原和水热法成功合成了核壳结构的ZIF-8/SiOx/ZIF-8复合材料。XRD,XPS,SEM和TEM等微观结构表征表明ZIF-8调节了SiOx的颗粒尺寸,且三维网络状结构的ZIF-8为SiOx在充放电循环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提供缓冲空间,有效阻止了SiOx因破碎引起的容量衰减问题的发生。ZIF-8/SiOx/ZIF-8复合材料在电流密度为0.1 C条件下,第2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充放电比容量为966/986 m Ah·g-1,库伦效率保持在99%,远高于SiOx和ZIF-8/SiOx材料。进一步600℃碳化处理ZIF-8/SiOx/ZIF-8复合材料;600℃碳化的ZIF-8/SiOx/ZIF-8复合材料保留了三维碳骨架结构,提高SiOx的导电性;在电流密度为0.1 C时,第2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充放电比容量为926/938m Ah·g-1,同时表现出优异的倍率性能。3.采用泡沫镍为载体,原位沉积二氧化硅、低温铝热还原和石墨烯包覆等工艺制备了Nifoam/SiOx/Graphene复合材料。Nifoam/SiOx/Graphene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电化学性能。Ni/Si摩尔比为5:1的Nifoam/SiOx/Graphene在0.1 C电流密度下,第5次循环放电容量为1868 m Ah·g-1,在第100次循环时的充放电比容量为1529/1519 m Ah·g-1。三维网络状结构的泡沫镍集流体为SiOx在充放电循环过程的体积变化提供缓冲空间,提高SiOx的导电性;石墨烯表面包覆防止SiOx从泡沫镍表面脱落。Graphene和Nifoam的协同作用改善了SiOx的电化学性能。
其他文献
现代学徒制是推动专创融合与产教融合双向赋能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我校市场营销专业为例,针对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现状,探索专创融合模式下新商科现代学徒制模块化“双创”课程体系构建实践,推动学徒制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目标之间相适应,为商科类学徒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提供相关参考。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中指出推进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企业联盟、与行业联合、同园区联结,深度开展校企协同育人改革,推动校
期刊
铝及其合金因具有高比强度、耐久性和损伤耐受性等优异的力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领域。然而,航天器在运行时,会不断地经历向阳面和背阳面,在短时间内将经历数百度的温差,阻碍了内部设备及仪器正常的工作。因此,有效的热预防措施是非常必要的,热控涂层的制备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本课题从环保和节能方面考虑,在硫酸、草酸、苹果酸和硫酸铁混合酸电解液中进行阳极氧化,制备了热控涂层。对膜层的厚度/粗糙度、微观形貌
航天工程实际问题中包含大量结构和机构系统,如卫星包含天线和帆板等柔性结构,天线和帆板展开过程又是机构运动。研究结构的动力学行为,通常是对结构动力学方程进行研究;研究机构的运动,通常利用多体系统动力学的建模理论,建立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空间离散的结构动力学方程为常做分方程的初值问题,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为做分一代数方程的初值问题。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试图研究这两类方程的数值求解。采用Runge-Kutta
目的:本文对中药材紫花地丁基于不同方法的物质基础研究进行了综合整理。方法:本文查阅中外文献,基于药材植物基原、产地、栽培、药用部位、采收加工、提取工艺、提取溶剂、有效部位、传统植物化学分离分析、谱-效关系和网络药理学活性成分筛选技术等方法,对紫花地丁物质基础研究予以总结和分析,为紫花地丁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结果:本文以不同的研究策略对中药材紫花地丁的物质基础研究进行总结,为其质量
靶向给药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肿瘤疾病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实现药物在病变区域定点释放,极大减轻化疗药物对人体其它部位的伤害。磁性药物载体作为靶向给药最关键的部分,需要具备良好的磁性能,较大的载药量和药物的可控释放等特点。Fe3O4纳米颗粒由于具有良好的磁性能和生物相容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但是单独的Fe3O4纳米颗粒由于纳米尺寸效应,极易团聚,限制了其在靶向给药方面的应用。碳材料具有孔隙
超材料是由特定几何形状的亚波长宏观基本单元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排列所构成的人工材料。就是用有序的人造单元“粒子”代替自然界材料的分子和原子等基本粒子,所组成一种等效材料。编码超表面是一种由超材料结构单元构成基于斯涅尔定律超薄的二维平面阵列的新结构,通过控制波前相位、振幅以及偏振进行电磁/光学波束调控。编码超表面的概念使得物理超材料和数字编码之间的连接成为可能,因此可以在编码超表面上执行数字编码以进行
真核基因普遍具有外显子被内含子分隔的割裂结构。基因转录过程中的剪接加工是基因表达调控的重要机制,而可变剪接是转录组复杂多样性的重要来源,在机体发育、组织特异性表达、疾病发生和发展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真核基因剪接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海量的实验数据里蕴藏了丰富的基因剪接机制相关的信息。本文基于已有实验数据研究了真核基因剪接机制相关特征:利用较大的已知剪接结构的基因数据集分析了基因剪接的结构特
随着航天科技的迅速发展以及航天发射任务的急剧增加,大量的空间碎片散落在近地轨道上,构成了复杂的空间碎片环境,对航天器的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如何确保航天器的安全,成为当前航天器设计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由于超高速碰撞问题的复杂性,碰撞碎片云的特性还不是很清楚,防护结构的设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简称SPH)方法作为最早提出的无网格方法,现在已逐渐被应用到许多流体力学相关领域。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