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基质细胞脑室移植对脑缺血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lonbal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细胞不能再生,但现代观点认为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仍具再生潜力,并且有许多研究表明了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也是神经细胞的前体细胞。有学者经研究证实,BMSCs在体外可分化为神经样细胞,并且可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诱导或与脑组织细胞共同培养的条件下,分化为具有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特异蛋白标志的细胞。体内实验也表明,BMSCs可分化为神经样细胞。此外,研究还发现BMSCs具有在脑内迁移的倾向。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局部、动脉、静脉植入BMSCs均发现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能够长时间存活,并集聚于脑损伤区,同时还发现BMSCs有着向神经细胞分化的表现,使神经功能得到明显的改善。另外BMSCs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也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可促进神经再生及可塑性的增强。现已阐明,脑脊液适宜BMSCs的存活及向神经样细胞的分化。以上研究为我们的实验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本实验采用脑室系统注入体外培养的BMSCs,观察其对神经功能损伤修复的影响及其在脑内的存活、迁移、分化情况。 材料与方法 将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假手术组(n=6),B组:梗塞组(n=8),C组:梗塞后移植组(n=14)。C组随机分为:C1组:梗塞半球移植组(n=7),C2组:健侧半球移植组(n=7)。梗塞后次日将培养的BMSCs悬液注入C组大鼠侧脑室,B组注入等量的PBS缓冲液。通过神经功能评分观
其他文献
以全世界的流行病趋势来看,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正不断上升. 全世界患糖尿病的人数预计2030年会翻番,糖尿病在亚洲多个国家(包括中国)的发病率显著增加. 因此,不断研究和生产新
目的 分析南通地区2019年第二季度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南通地区2019年第二季度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ADR报告总体情况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