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南通地区2019年第二季度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南通地区2019年第二季度上报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ADR报告总体情况进行统计,并对ADR的报告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收集2019年4—6月南通地区各医疗部门上报国家ADR中心的ADR报告1693例,2019年第二季度医疗机构报告药品ADR报表1091份,占全市报告数的64.44%;经营企业报告ADR报表572份,占全市报告数的33.79%.对药品ADR报表中的职业情况进行统计,在线报告的主要由药师、医生上报,分别占59.36%、27.29%,严重报表主要由药师上报,构成比为90.52%.在1693份报告表中,男802份(47.37%),女891份(52.63%),男女比例为1:1.11.年龄1~93岁,其中年龄≥65岁的老年人414例(占24.45%).在1693份ADR报告表中,有既往ADR史的38份(占2.24%),不详的887份(占52.39%).在1693份ADR报告表中,229例报告病程延长,3例病情加重,1例死亡,无后遗症报告.发生ADR药品报表数排名前三的药物类别为抗生素、合成抗菌药及抗真菌药物.发生ADR化学药物排名前三名的分别是多西他赛、顺铂与卡铂.化学药物的严重药品ADR报表数量前十位的均为抗肿瘤药物.对该季度中药注射剂的ADR进行统计,发现参麦注射剂、热毒宁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冻干)的药品ADR报告总数排名前三位.药品ADR可能累及多个系统-器官的损害,对1693份药品ADR报表对药品ADR累及的系统或器官进行分类.本市2019年第二季度有1例死亡病例报告,患者在使用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后出现过敏性休克,进而死亡的ADR,已就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上报省药品ADR监测中心.无群体事件或疑似群体事件病例报告.结论 各医疗部门应重视ADR的发生,关注患者药物过敏史,加强过敏体质患者用药监测,高度关注特殊人群用药,合理应用抗肿瘤药物与抗菌药物及中药注射剂,医、护、药学人员共同为患者用药安全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