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2006年,WHO规范了耐药结核病的相关概念。单耐药(monoresistance):结核分枝杆菌对一种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多耐药:(polyresistance)结核分枝杆菌对不包括同时耐异烟肼、利福平在内的一种以上的一线抗结核药物耐药;耐多药(Multidrug resistance MDR):结核分枝杆菌至少同时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广泛耐药(extensivelydrug-resistance)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利福平耐药,同时对任何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以及至少对一种二线抗结核药物注射剂(卷曲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耐药。据WHO全球结核病控制报告显示,2010年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得到治疗的人数约为4.6万人,而这仅仅占到需要得到治疗的耐多药结核病患者人数的16%,耐药结核病已经成为全球结核病控制工作面临的严峻挑战。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全身化疗的药物大多剂量大,副作用大,并且用药时间长。为了提高耐药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治愈率、降低治疗的副反应,本课题旨在探讨在全身化疗的同时辅以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结核病灶注入抗结核药物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 方法:从入选的耐多药肺结核病例中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全身化疗+局部用药,全身化疗方案为4HBPAkZV/14HBZV,局部用药为HKmV(H:异烟肼0.3,1/日,口服;B:利福布汀0.3,1/日,口服;P:对氨基水杨酸钠8.0,1/日,静点;Ak:丁胺卡那霉素0.4,1/日静点或肌注;Z:吡嗪酰按0.5,3/日,口服;V:左氧氟沙星0.3~0.6,1/日,静点或口服)。操作选择患者为周围型病灶或者空洞,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避开胸部大血管,选择一次性手术引流包中的细长穿刺针穿刺,让药液注入团块病灶内或者空洞中。对照组:30例,单用抗结核药物全身化疗,方案为4HBPAkZV/14HBZV。治疗组疗程为8次,每周1次。在治疗的4周末、6周末、8周末分别观察患者的结核中毒症状改善或消失情况;团块病灶吸收情况;空洞闭合情况;痰菌阴转情况。同时观察两种治疗方案所引起的肝、肾功能损害及其他不良反应。 结果:疗程结束时,结核病人中毒症状治疗组有效率86.66%,对照组有效率73.33%,P>0.05;痰菌阴转情况治疗组有效率93.33%,对照组有效率66.66%,P<0.01;以上无统计学意义。病灶吸收情况治疗组有效率76.66%,对照组有效率36.66%,P<0.01;空洞缩小情况治疗组有效率76.66%,对照组有效率43.33%,P<0.01,以上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超声引导经皮肺穿刺结核病灶多点注入抗结核药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有效辅助途径,在促进病灶吸收、空洞闭合方面有着显著疗效,且能尽快改善中毒症状,加快痰菌阴转的速度,操作安全,不良反应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