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热响应性聚多巴胺纳米载药系统的构建及特性评价

来源 :广东药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rrej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中,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和共孵育法制备了聚多巴胺(PDA)包裹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纳米粒,并接枝靶向配体叶酸(FA)和长循环高分子聚乙二醇(PEG),以此负载阿霉素(DOX)构建了一种具有肿瘤靶向和光热响应性的新型纳米载体系统DOX-PLGA@PDA-DOX/PEG/FA。该载药系统利用叶酸配体的肿瘤靶向性和PEG的长循环作用提高了DOX的抗肿瘤效果并结合聚多巴胺的光热效应为肿瘤的化疗和光热治疗提供多样性选择。采用正交试验优化DOX-PLGA纳米粒的制备工艺,当药载比为1:5,油水比为1:10,300W超声5min,三乙胺用量为10μl,PVA浓度为1%,丙酮为溶剂时,DOX-PLGA纳米粒具有最佳的包封率86.55%和载药量16.98%。通过共孵育法制备了包被PDA和配体修饰的DOX-PLGA@PDA-DOX/PEG/FA纳米粒,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孵育比(DOX-PLGA:DA)为1:5,孵育时间为10h,孵育pH为8.0,DOX投药量为0.5mg时,DOX-PLGA@PDA-DOX/PEG/FA具有最佳的包封率和载药量。通过红外光谱(FT-IR)法、X射线衍射法(XRD)和紫外分光光度法(UV)对DOX-PLGA@PDA-DOX/PEG/FA纳米粒进行表征。通过分析测定粒径与粒度分布、表面电位和透射电镜(TEM)对不同DOX纳米制剂的形态进行表征同时考察了纳米粒的稳定性和溶血实验。采用体外溶出实验考查不同DOX纳米制剂的体外释放行为和响应性特征。FT-IR、XRD和UV结果表明多巴胺可发生聚合并成功孵育PLGA纳米粒表面。TEM结果表明DOX-PLGA@PDA-DOX/PEG/FA纳米粒为球形颗粒,平均粒径为130.4nm,表面带负电(-15.11mv)。纳米粒稳定性较好,经高速离心后药物泄漏率低于10%,4°C冷藏35天内,纳米粒的粒径、PDI和电位无明显变化。近红外激光照射实验表明,DOX-PLGA@PDA-DOX/PEG/FA纳米粒具有较好的光热效应,其升温幅度具有时间依赖性。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该纳米粒在酸性、氧化性(过氧化氢,H2O2)和还原性(谷胱甘肽,GSH)介质中具有多重响应特性,可促进药物的快速释放。大鼠体内药动学结果显示,DOX-PLGA@PDA-DOX/PEG/FA纳米粒组的AUC0→t为17.29μg·h/ml,MRT0→t为14.87h,Cmax为11.81μg/ml,t1/2为18.93h,分别是DOX组的15.86倍,8.4倍,8.2倍,8.88倍。组织分布结果显示DOX-PLGA@PDA-DOX/PEG/FA纳米粒提高了药物在肝脏、脾脏和肾脏中的分布,且12h后仍然保持较高的浓度水平。MTT结果表明DOX-PLGA@PDA-DOX/PEG/FA纳米粒对HepG2细胞具有最强的生长抑制作用,IC50为0.756μg/ml,当纳米粒配合近红外激光照射后,IC50进一步下降为0.288μg/ml。叶酸抑制实验表明DOX-PLGA@PDA-DOX/PEG/FA纳米粒可通过配体受体特异性结合作用被HepG2细胞摄取,此外摄取过程还受到网格蛋白和小窝蛋白介导的内吞作用调控。细胞凋亡检测结果表明纳米粒主要作用于HepG2细胞周期中的S期(DNA复制期)。经近红外激光照射DOX-PLGA@PDA-DOX/PEG/FA纳米能显著提高HepG2细胞的活性氧水平,增加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度。建立了BALB/c小鼠的H22肝癌模型,对不同DOX纳米制剂的体内药效进行初步评价。结果显示,DOX-PLGA@PDA-DOX/PEG/FA实验组表现出最佳的抗肿瘤效果。与其他DOX制剂实验组相比,该纳米药物可改善炎症因子IL-6和TNF-α的水平含量,降低DOX相关的毒副作用,与HE染色结果相符,同时可有效靶向至肿瘤组织并在近红外激光刺激下迅速升温,改善化疗药物的肿瘤治疗效果。综上所述,DOX-PLGA@PDA-DOX/PEG/FA纳米粒制备工艺稳定,安全性好,可延长药物在体内的循环时间,降低毒性,提高在肿瘤组织的富集,同时将化疗和光热治疗相结合,为肿瘤的多手段联合治疗提供了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α-黑素细胞刺激素(α-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α-MSH)在小鼠烟曲霉菌性角膜炎中的免疫调控作用及机制。方法:1.烟曲霉菌感染C57BL/6小鼠角膜,建立小鼠真菌
目的1.探讨CGRP对高氧暴露下的小鼠AECⅡ凋亡的作用。2.探讨CGRP对高氧暴露下AECⅡ损伤、凋亡的抑制作用是否涉及AMPK/p53/mTOR反应轴。3.探讨CGRP抑制AECⅡ损伤、凋亡作用过
纳米激光器作为全光子芯片的相干光源,在光通信和生物医学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是微纳光学的热点研究领域之一。在本论文中,本人通过调控化学气相沉积过程中的真空度、
秀丽线虫(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是第一个全基因组测序的多细胞生物,其60-80%的基因为人类同源基因,拥有约40%的人类疾病相关基因。热休克反应与许多疾病相关,
研究背景狼疮性肾炎是由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肾小球肾炎,也是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严重程度从无症状疾病到肾病综合征再到严重的肾脏损害,导致终末期
目的:对比研究微创右侧第3肋间小切口与常规胸骨正中切口施行单纯二尖瓣置换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二尖瓣疾病的患者,筛选首次
肺癌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肺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占全部肺癌的85%左右。大多数肺癌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36α(Interleukin 36 alpha,IL-36α)在真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1、刮取真菌性角膜炎患者角膜上皮、角膜移植术后剩
研究背景根据2012年国际癌症统计数据显示,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各种恶性肿瘤之首,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肺癌属于肺原
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种特别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损害老年人群的身心健康。虽然,目前A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但许多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相关性的病理假说,包括淀粉样级联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