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食管鳞状细胞癌在我国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食管鳞状细胞癌主要通过手术治疗,但是其五年的生存率只有15%-25%。确切的导致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发展的细胞和分子机制仍未有系统地阐明。从而,研究食管鳞癌的确切发病机制,对指导食管鳞癌的治疗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FAM46B是一种最近发现的核苷酸转移酶折叠蛋白超家族FAM46中的一员。目前对它在肿瘤中的研究不是太多。在成视网膜细胞瘤中FAM46B缺失;在黑色素瘤细胞中,FAM46B甲基化,从而沉默;在肺鳞状细胞癌中,FAM46B高表达的病人有较长的生存期,是肺癌未来研究的潜在目标。关于它在食管癌中的作用与表达目前并不明确。目的研究FAM46B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状细胞癌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并探索其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意义,从而探讨FAM46B能否成为诊断食管鳞状细胞癌或判断其预后的一个分子生物学指标。方法1.收集食管部癌与非癌症的组织、细胞株的蛋白和RNA,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食管癌细胞系和永生化食管黏膜上皮细胞系细胞中FAM46B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17对食管癌及对应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FAM46B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通过免疫印迹技术检测12对食管癌及对应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组织FAM46B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差异。2.收集病人的手术冰冻切片标本,提取病人组织的mRNA,并逆转录成cDNA,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病人标本中FAM46B的表达水平。进一步使用SPSS 17.0软件分析FAM46B的表达水平与临床病例特征和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关系。3.通过细胞免疫荧光共定位技术研究FAM46B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中的定位。4.构建瞬时表达FAM46B的质粒pCDNA3.1-FAM46B,瞬转至食管癌细胞株中,使其过表达FAM46B,再通过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初步研究FAM46B的功能。结果1.无论在mRNA水平还是蛋白水平,FAM46B在食管癌细胞系的表达均低于永生化食管上皮细胞系。2.FAM46B在食管癌组织标本中的mRNA表达和蛋白水平均低于配对的食管正常上皮组织。3.生存分析表示高表达FAM46B的食管癌患者比低表达FAM46B的患者预后要好(p=0.015),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发现FAM46B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状态(p=0.014)和TNM总分期(p=0.014)有关,表明其表达与食管癌的发展有关。4.多因素分析表明,FAM46B的表达水平是影响食管癌的独立预后因子(p=0.042)。5.细胞免疫荧光共定位技术分析显示FAM46B主要位于食管癌细胞株的细胞质中。6.高表达FAM46B可以降低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结论FAM46B在食管癌组织和细胞株中低表达,可抑制食管癌细胞株的增殖和克隆形成能力。与病人的TNM分期和生存时间有关,可作为诊断食管癌预后的一个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