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论述了尼克松—福特政府时期,美国石油公司退出石油上游领域后,美国如何通过国家外交政策的调整,重新控制中东石油资源,由此反映出石油与国家经济、外交、政治等方面的关系。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尼克松政府以前美国与中东的石油关系。尼克松政府以前,“七姊妹”在国际石油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美国也凭借“七姊妹”中的五家美资石油公司建立了其在中东的石油霸权地位。这段时期,美国的中东石油政策主要是政府运用外交手段,支持石油公司与英法等国争夺中东产油国的石油租让权,并确保美国石油公司在中东地区石油租让权的稳定。第二部分:尼克松政府初期的中东石油政策。尼克松上台执政初期,美国主要通过实施“双柱政策”来确保对海湾石油的控制。但是美国实施偏袒以色列的政策,促使阿拉伯产油国运用“石油武器”,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第三部分:尼克松—福特政府对中东石油政策的调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石油公司退出中东石油上游业务,美国开始以国家实体的身份直接实施中东石油政策。总体来说,美国对中东产油国实施了“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企图重新控制中东石油。一方面,美国为了缓和与阿拉伯产油国之间的关系,积极促进阿以进行和谈,并且与中东产油国发展特殊关系;另一方面,美国通过组织国际能源机构与欧佩克进行对抗。第四部分:石油危机后美国中东石油政策的成效及制约因素。石油危机后,尼克松—福特政府调整后的新中东石油政策被后来的历届政府所继续,并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这些政策自身存在的一些制约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