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是人世间最宝贵的财富,是无可替代的。大学是大学生绽放花朵最美丽的时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大学生们无论在生理、心理上都迅速发展,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但也是最容易受社会各方面不良因素影响的阶段。当前复杂的社会环境导致大学生面临着沉重压力,当压力无法合理释放则容易导致生命失衡,近年来校园自杀现象、极端暴力事件频发深刻道出了大学生教育的困境,表明大学教育的价值未能有效实现。更表明大学阶段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些问题更警示我们应亟需加强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虽然在我国生命教育已在部分城市和高校开展,但是效果却不容乐观,生命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尚存在多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本文主要围绕当前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展开批判性的反思,通过审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基础、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教育目的、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以及发展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思考等内容展开系统的理论研究,并以实证调研收集客观数据以增强研究的针对性和可信度。为此,作者针对成都地区的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也对各个高校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老师进行了走访,并根据问卷调查结果、个人访谈以及当前的教育现状来审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研究成果希望能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提供有用的参考依据,推动高校的生命教育发展。论文的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导论,主要阐明研究的缘由、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研究的现状以及研究的方法。第二部分是阐述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生活教育和全人教育的教育学理论、马斯洛的个体需要层次的心理学理论和马克思主义的人学价值等理论基础,探讨他们之间存在着相关性和共通性;并于此概述了生命教育的起源、生命教育的发展过程以及生命教育的含义。论文第三部分通过对成都四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及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老师进行了走访的形式,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知现状、生命的认知现状和自杀的认知现状,通过客观数据分析和理论分析得出当前我国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认知和实践层面都存在着严重问题,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多重而复杂的。第四部分探讨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论文分别从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以及学生个人因素等进行多维度的分析,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困境的根源。第五部分根据前文对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症结的探讨,有针对性地推动和改进当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有效路径。论文认为,首先国家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其次大学生生命教育要构建学校、社会、家庭等有机合作的生命教育行动系统,形成合力,提高生命教育的有效性。再次,要改革生命教育系统,就要加强生命教育理念、目标、内容、途径、课程设置的改革发展。特别强调生命教育内容要重视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生命责任以及死亡意识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