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脑电监测的不同干预形式对公众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垃圾产量增长迅速,给城市可持续发展和居民健康生活带来巨大压力。垃圾分类是实践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的前提,是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的重要途径。然而,垃圾分类政策推进缓慢,公众参与度不够且分类效果不佳是目前垃圾分类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实问题。宣传教育是普及公众垃圾分类知识、提高分类正确率的有效方法,但现有宣教方式研究较少关注垃圾分类的干预方式,尤其是对公众垃圾分类行为的影响机理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分析。因此,探寻制约垃圾分类行为的瓶颈问题,揭示公众垃圾分类中的行为影响机制,对于垃圾的精细化管理、以及垃圾分类政策的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大学生和城镇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设计不同群体垃圾分类行为意愿与行为实践的调查问卷,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实施形式,对不同群体垃圾分类关注度、必要性、处理方式、影响因素、获取垃圾分类知识的途径及垃圾分类知识掌握水进行了系统性分析,明确了影响公众垃圾分类意愿与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设计自学习式、启发式、互动式等多种分类过程干预形式,并在此基础上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开展不同群体垃圾分类过程的脑电实验研究,记录被试在进行垃圾类别判断时对应的大脑活动数据,探究不同干预方式下行为主体在垃圾分类过程中的行为影响机制。本文的主要结论如下:(1)大学生和居民群体均有较强的垃圾分类意识,但其分类行为却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知识匮乏是造成此偏差的关键因素;(2)宣传教育力度与公众知识学习程度以及判别正确率呈正相关,即宣教力度提高时,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率提高,分类正确率也随之增大;(3)两大群体在不同知识学习方式下的学习效果差异明显,居民“自学习”干预式效果显著低于“启发组”和“互动组”,大学生不具有此差异;(4)干预的实施可以明显提高垃圾分类判别正确率、缩短反应时间,不同干预形式与群体知识掌握水平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性,干预组正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以“互动式”组正确率最高;(5)不同干预方式对不同群体的干预效果有一定差异,互动干预方式下,居民分类正确率整体上低于大学生群体,学生组正确率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而居民组呈逐渐升高趋势;“自学习”干预方式下,居民分类正确率显著较低;(6)被试垃圾类别判断过程中引起了P300和LPP成分,且不同干预形式下其峰值和潜伏期存在差异,“互动组”引起的P300峰值最大,潜伏期最小;大学生“互动组”LPP波幅最大,大学生更倾向于寓教于乐的学习形式;居民“启发组”LPP波幅最大,其次是“互动组”,“自学习”组最小,居民垃圾分类知识获取需要借助外力引导。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随着我国电气化铁路的快速发展,大量新型电力机车被陆续投入使用。这些电力机车在发挥高效运输能力的同时,也使电力机车与牵引供电网构成的系统(简称车网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变得更为复杂,并向牵引网中注入了频带更宽的谐波分量。21世纪以来,车网系统因参数不匹配而导致的各类宽频带振荡事件(包括谐波谐振、谐波不稳定以及低频振荡等)频繁发生。这会导致牵引网电压或电流出现异常波动现象和保护装置频繁误动,并严重影
高速列车运行效率与其牵引负载率相关,当列车在低牵引负载率场景(低限速、曲线、平缓坡道等)运行时,列车运行效率偏低,具有提升空间。既有自动驾驶控制鲜有考虑列车运行效率提升和能耗降低,随着列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全面发展,设计考虑列车运行效率提升的节能驾驶控制器很有必要。因此,本文从改变牵引负载率进而提升列车运行效率角度出发,研究动力单元运行个数与系统效率间的关系,提出基于动力单元投切的高速列车效能提升策略
铁路货运凭借其成本低廉、运量大、安全可靠的优势,成为现代各国铁路运输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未来的货运铁路系统尤其是货运列车将面向自动化和智能化发展。货运列车运行曲线优化作为列车智能装备辅助驾驶和自动驾驶系统的关键技术,旨在优化列车运行的速度曲线和操纵方案,能够有效提高铁路运营服务质量,包括保障运输安全性、提高驾驶平稳性、减少能耗和提升准点性。因此,本文着重研究考虑上述四个目标的货运列车运行曲线优化,
学位
学位
随着我国大直径盾构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采用盾构隧道穿江越河、实现跨水域交通通道建设。然而,大直径盾构在穿越高水压、强透水圆砾地层施工时,大粒径圆砾在高水压条件下开挖面动态平衡状态难建立、并易受扰动失稳,同时,大断面盾构隧道施工期施工荷载变化较大、管片结构受力状态复杂,研究高水压、强透水圆砾地层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期开挖面的稳定及管片结构的安全性对于该类地层施工参数的选定和全断面强透水圆砾地层管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