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环境治理决策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三方面。这些问题的出现,除了与经济发展模式、政府体制、环境治理体系等息息相关,还和环境治理决策过程密不可分。推进决策过程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才能更好地推进环境治理决策。就决策过程而言,民主技术在保证民主的基础上,其规范性、可预见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最有助于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法治化。因此,从民主技术的角度解决环境治理决策的困境成为一种新选择。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等方法从公管理学的视角对环境治理决策进行研究。环境治理决策关注的是“谁”以及“如何”进行环境决策,“谁”行使决策权力以及承担什么样的决策责任,以实现环境善治、经济增长和社会治理的统一。而当前环境治理决策在决策主体、决策权力、决策参与途径和决策责任等方面存在问题,可以概括为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问题。本文从民主技术的角度,即决策主体、决策程序、决策规则、决策途径和手段,对环境治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的推进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从微观和实践的层面提出解决措施。其要点包括,对环境治理决策的问题领域进行科学的改进、对环境治理决策主体进行划分和组合、进行环境治理决策流程再造、科学评估环境治理决策的效果、建立科学的环境治理决策责任制和环境治理决策理论和技术手段的科学化与现代化等。从民主技术的角度推进环境治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解决环境治理决策的困境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与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改革政府体制和完善治理体系等宏观设计相比,民主技术更侧重从微观和实践层面与环境治理决策问题进行衔接。它以决策程序、决策规则、决策参与途径等具体问题展开解决思路,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民主技术所包含的协商、对话、合作等机制,又有与环境治理理念不谋而合。最终,通过提高环境治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程度,解决环境治理决策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