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意识中的存在主义:论索尔·贝娄小说中的人文主义世界观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WEN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美国当代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索尔·贝娄真实地描绘了西方社会的困惑和精神空虚。贝娄描绘了城市知识分子、尤其是美国犹太知识分子的困境,并且关注着现代人的真实需求和渴望。贝娄的作品阐明生命的价值在于尊严,而非成功,而且真理最终将获胜。贝娄的作品积极乐观,它们发掘了普通人身上的优雅和高贵,并且探询着现代社会中的真实存在。贝娄在他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大量小说,它们不仅使贝娄获得各种著名的奖项,而且奠定了贝娄在美国当代文坛的地位。在他的小说中,贝娄探讨现代生存状况,并剖析困扰现代人的难题。在存在主义的影响下,贝娄与存在主义在关于世界的荒诞、人们遭受的异化以及对人类存在的质询方面达成一致。为解决存在主义的一贯问题,诸如:“我是谁?”“我为何存在?”贝娄的主人公不遗余力地去消解存在的困惑,并寻求关于真实存在的真理。作为一位犹太作家,贝娄的文学作品折射出其根深蒂固的犹太传统的影响。贝娄的作品反映了贝娄的犹太意识,包括贝娄对犹太人文主义的信笃,以及贝娄对社会、家庭、受难、大屠杀等持有的独特态度。贝娄的作品回响着乐观主义,并且拒斥对人生的诋毁。贝娄主人公的原型是犹太知识分子,其作品映射出犹太人对家庭的重视,探讨了个体与他人间的爱和其它关系,并且论证了贝娄信仰的社会至上性。本论文将通过对贝娄的三部作品,即《赫索格》、《挂起来的人》、《雨王汉德逊》的研究,对贝娄的人文主义世界观进行探讨,目的在于能更好地理解存在主义和犹太意识对贝娄的共同影响。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回顾贝娄的生平和文学生涯,简要概括先前对贝娄的评论,并提出本论文的主题。第二章分析贝娄作品中的存在主义。首先对存在主义加以简要介绍,其中包括对存在主义理论和存在主义影响力的介绍,接下来,论文探讨了贝娄作品中的存在主义因素。存在主义认为世界是荒谬的,并展示人类对于迷惑和混乱的思考。从整体上看,贝娄的主人公在无序的世界中受痛苦,并拥有异化感。他们感觉自己与世隔绝,既无能又无助。他们最终目的在于找寻有意义的存在。第三章解析贝娄作品中的犹太意识。这章一开始对犹太教和犹太文化及贝娄的犹太背景加以简要介绍。在犹太意识方面,贝娄的作品主要描写犹太人或是乔装的犹太人,其作品共有密切的家庭纽带,珍视社会的重要性,并且讨论了有关受难、大屠杀等方面的犹太情愫。此外,论文探究了贝娄所受犹太传统的影响。第四章讨论了在存在主义和犹太传统的共同影响下,贝娄作品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在贝娄作品中,通过两种力量的融合,存在主义问题最终得以解决。伴随着成为人的强烈欲望,贝娄的主人公意识到自己的责任,面对现实,并且实现与社会融为一体。论文验证了贝娄对人类的关注,并概括了贝娄的人文主义世界观。第五章是结论。这章重申了贝娄的人文主义世界观,并指出本论文的意义及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CBL教学法在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名参加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法教学,实验组采用3D打
高等教育法规是保障高职院校能够顺利完成教育工作的理论支撑,随着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法规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力度和实行还有待强化。尤其是在高职院校中师生关系的
输血相关的移植物抗宿主病至今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就TA-GVHD易感人群的新认识,TA-GVHD发病机理和诊断技术以及TA-GVHD的预防做一文献综述。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有效方式,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对阅读并不重视,没有认识到阅读的价值
邓小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是在总结和吸取新中国建设的教训,在我国农村改革和建设的新实践中产生并被实践证明正确的关于农村建设的科学理论和经验总结。其思想于全面建设
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中,设计素描课程是一门"地基"课程,通过设计素描课程的学习,为深入探索其他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文对于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简要研究,分析
随着深刻而广泛的社会转型,中国社会的利益沖突、各项改革以及传媒发展都进入“深水区”。人们在热切关注“新近发生的事件”报道的同时,也更热切关注“历史往事(过去发生的事
混凝土搅拌桩防渗墙是水库工程除险加固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其通过深入地层将浆液与地层充分结合,以形成连续的混凝土防渗墙结构,达到降低渗透压力与渗漏量的目的。本文结合实
目的分析静默疗法联合认知行为干预对剖宫产产妇入待产室后不良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4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
自Judge等于1997年提出核心自我评价概念以来,研究者围绕这一概念进行了许多相关的研究。核心自我评价近期已经成为人格倾向研究的新热点。核心自我评价的结构及其问卷信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