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一世纪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社会分工逐渐细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更为密切且重要。但是,随时代的进步,生活环境逐渐优越,学生往往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任性、合作交流意识淡薄、难以融入社会。在此境遇之下,“合作意识”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对于开放的世界而言,具备合作意识已经成为人才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小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能力、生活习惯、道德品质等方面具有具有重要影响,以美育促进学生发展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学方式,得到国际知名教育机构及权威人生的关注与认可。美术教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意义非凡,理应承担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教育使命。本文着眼于合作意识,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研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建立合作意识培养体系,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从理论层面对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进行探讨,阐明了培养合作意识的必要性。然后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策略及方法进行理论性的归纳,整理出完整的培养合作意识的理论体系,并根据课程类型设计具体的教学方案。最后,选择在小学进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教学实践,对学生的合作意识的具体情况进行的调查并搜集数据,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检验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理论的有效性与科学性,反思与改进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最终总结。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不是依靠一门学科或一个课程能够实现,而是需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社会教育的整体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方能成为社会发展所需的真正人才。希望通过研究成果引起学校以至教育相关部门的关注,得到教育界学者、专家的认可与支持,推动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与教师教学观念的深化,并且对美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供可借鉴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