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现代公司所有和经营逐步趋向成熟,公司的经营权和所有权也开始分离,随着股权的分离,企业的所有者与经理人之间同时也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这就使得企业的委托代理成本越来越高,导致了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而股权激励是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我国证监会于2006年颁布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为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做了一个引导,随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在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是我国经济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也很多,所以研究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在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结论,这就为本文的研究指明了一个研究方向。本文首先整理相关研究文献,对制造业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和限制性股票与股票期权对公司绩效的影响等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分析,其次在激励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上分析制造业股权激励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将制造业上市公司依据公司性质的不同划分为非国有制造业和国有制造业上市公司两类,分别研究不同的股权激励方式对非国有制造业和国有制造业上市公司绩效的影响效应并探究两者之间的差异性。然后,进行筛选样本数据,本文使用2014-2018年5年间实施了股权激励制度的上市公司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回归分析并进行稳健性检验。通过实证分析和检验,本文得到了实施股权激励可以提高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绩效水平的结论,对于非国有制造业上市公司来说,限制性股票相较于股票期权来说,对公司绩效的提升效果更好。对于国有制造业上市公司来说,股票期权对公司绩效的提升效果要强于限制性股票。最后,依据研究结果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制度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