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作为邻苯二甲酸酯类的一种,是环境中较为常见的环境激素类有机污染物。本文从DBP染毒后的土壤污染样品中筛选出一株对DBP有较高耐受性的微生物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研究其对土壤中DBP的吸附行为和机制,及其与三种矿物(针铁矿、高岭土、蒙脱石)组成的复合体系对DBP的吸附行为和机制。在研究Burkholderia对DBP的吸附行为时,从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模型拟合、解吸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考察了pH值、不同浓度的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等因素对菌体吸附DBP的影响,结合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对Burkholderia吸附DBP前后的表面基团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在研究细菌-矿物复合体系吸附DBP时,考察了复合体系的吸附量(率)和解吸量(率),及细菌矿物之间不同比例、不同DMPP浓度的影响。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观察Burkholderia与三种矿物复合后的表面形貌;同时通过三种复合体系疏水性实测值与预估值之间的对比,进一步阐明了复合体系的吸附机理。通过以上大量实验初步探明了DBP在Burkholderia和三种矿物界面的吸附行为及机制。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如下几点:(1) Burkholderia吸附DBP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相关性R2=0.94,吸附等温式为:qe=2A6×Ce1/1.02。(2)解吸实验发现,Burkholderia对DBP的吸附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其中主要是化学吸附。(3)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细菌对DBP的吸附主要是通过C-H的伸缩振动而相互作用在一起的。同时,细菌表面的活性基团和细胞壁也参与了吸附行为。(4)在1:1的混合比例下,复合体对DBP吸附的实测值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最大,对DBP吸附的影响较大。细菌-针铁矿和细菌-蒙脱石的实际吸附量比理论值分别提高了1.10 mg/g和1.83 mg/g,而细菌-高岭土则下降了1.16 mg/g。(5)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微生物与三种矿物结合形态不同,与针铁矿和蒙脱石结合紧密,与高岭土结合松散。(6)不同浓度的DMPP加入对细菌的生长、DBP的吸附和复合体系吸附DBP均有影响,且2 mmol/L的DMPP可以较大提高细菌-蒙脱石复合体系对DBP的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