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观察大鼠腹腔粘连的形成过程;2、评价医用几丁糖预防腹膜粘连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96只清洁Wistar大鼠制作腹膜粘连模型,在损伤的盲肠及其相对的壁腹膜上涂布0.05ml医用几丁糖或生理盐水,关腹前置引流管,6小时后收集腹腔渗液,冲洗腹腔,收集并计数白细胞,拔管后自由饲养,分别于术后第3、6、10、14天观察腹膜粘连情况并取损伤部位作HE染色和免疫组化,观察瘢痕形成情况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含量差异。结果:1、生理盐水组腹腔渗液量为1.25±0.09ml,白细胞计数WBC(×10~3)为23.1±6.6mm~3,医用几丁糖组腹腔渗液量为0.52±0.04ml(p<0.01)WBC(×10~3)为10.6±4.2mm~3(P<0.01),说明几丁糖具有减少腹腔炎性渗液量,抗菌抗炎作用。2、腹腔粘连形成的关键时期是术后6~10天,应用几丁糖后腹膜损伤部位粘连明显减轻(P<0.01),瘢痕组织减少,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含量减少(p<0.01)。结论:医用几丁糖能够有效减少腹部手术后的腹膜粘连,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含量进而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达到预防粘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