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矛盾的逻辑机制 ——埃尔斯特“社会矛盾理论”探析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long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恩·埃尔斯特在“分析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奠基性著作《逻辑与社会》中,提出了一种独特的“现实矛盾”概念,表示在实在中真实存在的可以利用“逻辑矛盾”来描述的心智或社会情境。进而,又把“社会矛盾”界说为“现实矛盾”的一种类型。他以个体“心智矛盾”为基础,引入逻辑学的“模态合成谬误”,构造了系统的“社会矛盾理论”。但是,埃尔斯特对“社会矛盾”的说明主要基于社会学领域,随着自身研究兴趣的政治哲学转向,他对“社会矛盾理论”的逻辑与哲学基础没有作出深入的探讨。本文立足埃尔斯特的整体思想理念,从“悖境”的视角出发,对社会矛盾的逻辑机制进行澄清,并试图对“社会矛盾理论”的研究做进一步推进,探索社会矛盾的化解路径。具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工作:首先,梳理埃尔斯特“社会矛盾理论”的提出背景,对“社会矛盾”进行界定。通过对“社会矛盾”的出场语境进行还原,说明埃尔斯特并不拒斥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可以用形式逻辑加以形塑的辩证法,对部分学者认为“埃尔斯特坚决反对辩证法”的误解进行澄清,明确“社会矛盾”是一种特殊的辩证矛盾。进一步,利用逻辑悖论研究的新近成果来分析“社会矛盾”,揭示“社会矛盾”的本质是主体在现实行动中常会遭遇的“类悖论困境”。并基于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的理念,在明确主体行动的层面的基础上,对社会矛盾与主体行动的关系进行说明。其次,分析心智矛盾的逻辑结构,指出心智矛盾是心智行动悖境,本质上与逻辑全能问题相关,而多主体层次的社会矛盾中囊括心智矛盾。埃尔斯特区分了不同程度的心智矛盾,并将心智矛盾划分为矛盾信念和矛盾期望,相继给出它们的范例。然而,埃尔斯特未在心智行动及其产品之间作出清晰区分,未能明确心智矛盾实际是在心智行动中形成。根据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对行动的分层,相信、期望是主体的心智行动,心智矛盾就是心智行动悖境。以此再对心智矛盾的案例进行解析,可知它们都属于主体在心智行动中常会面对的两难悖境。通过对心智矛盾的内在结构进行考察,还可发现,心智行动悖境的出现与逻辑全能问题相关。再次,讨论行动的合成问题,分析多主体理性行动的障碍。根据埃尔斯特的解释哲学,“因果解释”利用因果关系来解释事件,“功能解释”面向现实结果来解释行动,“意向解释”则面向主体的意向结果。以因果性和意向性为框架,“心智矛盾”可归入子意图因果性,“社会矛盾”可归于超意图因果性。但是,在将“心智矛盾”推进至“社会矛盾”时,埃尔斯特没有具体澄清影响多主体行动的集体态度。通过对集体态度的不同形式进行厘清,可以看到,聚合态度、群体态度和公共态度影响下的多主体行动,可能出现“聚合难题”和“模态合成谬误”,它们直接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出现。复次,分析社会矛盾的博弈模型,指出社会矛盾是客观行动悖境,提出社会矛盾的“相机模型”。埃尔斯特提出了社会矛盾的“反终极模型”和“次优态模型”:如果每个个体都从自身利益出发去行动,个体行动进行合成,团体中的每个个体反而出现非意图后果,产生反终极;如果每个个体都按照占优策略原则去行动,个体行动进行聚合,团体中的每个个体反而出现非最优结果,产生次优态。从“悖境”的视角来解析社会矛盾,反终极和次优态都可定性为客观行动悖境。本文尝试对埃尔斯特的社会矛盾模型进行拓展,将主体博弈从静态向动态推广,提出社会矛盾的“相机模型”。相机模型不仅揭示主体面向过程理性却导致结果非理性的悖境,而且可描述连续行动悖境。最后,对埃尔斯特的研究成果继续推进,从以往对悖论的化解理念中寻得启示,探索社会矛盾的化解方案。因为悖论是一种基于认知共同体背景信念的理论事实,解悖的切入点在于对主体背景信念的修正。悖境的化解也可从影响行动的信念着手,修正行动意向,改变行动情境。心智矛盾的化解需要主体修正、更新信念或弥补认知盲点。社会矛盾的化解也要对行动共同体的信念进行修正,转变主体的行动意向。根据逻辑行动主义方法论,主体的言语行动、心智行动和客观行动彼此伴随,相互统一。但是,埃尔斯特的“社会矛盾理论”与“心智行动”和“客观行动”相关,缺少“言语行动”的因素。引入言语行动的视角,在交流和协商中改变心智意向,使得主体的策略思维转向合作,在行动中实现新的依赖均衡,这是化解社会矛盾的可能路向。本文表明,对社会矛盾的形成机制、内在结构及化解路向进行探讨,可得到一些现实性启示。行动悖境的存在揭示了主体自由选择反而自毁的可能性,而处理现实发展中的许多疑难都是在处理悖境。要走出现实的行动悖境,不仅呼唤社会决策时的大众理性,也对现实主体的交流理性和协商理性提出了要求。因此,化解社会矛盾,不仅是一个理论性方案,也是一个现实性工程。
其他文献
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作为糖尿病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为社会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现代医学在延缓疾病进展方面一直缺乏突破,中医学对疾病病因病机的认识不断丰富和深入,在疾病的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肾络微型癥瘕”是对糖尿病肾脏病中医微观病机的经典诠释,基于此理论的“消癥散结方”干预DKD在
医学病变组织的影像筛查是公认的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其精度和速度是未来实现精准医疗的关键所在。然而,医学影像往往分辨率较高,包含丰富的组织结构信息和细胞形态信息,且病变具备高度异质性,导致单张图像的诊断时间较长,而专业医生的稀缺进一步影响了患者的就医效率。随着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在自然图像处理中取得瞩目的成绩,基于迁移学习的病变图像智能分析方兴未艾。本文聚焦于医学影像中极具挑战的宫颈病理组织学图像的智能分
利用毫米波、声波等无线信号对人体运动进行非接触式感知是近年来新兴的前沿研究热点。目前,人体运动感知通常关注身体躯干、四肢等幅度较大的运动,但人体还存在如手指、胸腔起伏等局部微运动,对其进行非接触式感知将革新人机交互、健康监测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围绕人体微运动非接触式感知主要面临的三个重要挑战:相似微运动的区分感知、跨个体微运动的通用感知、微运动表征信息的深度感知展开研究
1.研究目的(1)以蒙、中医刺络放血法为例,通过文献整理对两个医学的基础做出判断;试图证明两种疗法在医学哲学思想和辨证论治方法的异同,揭示两者中的差异,以及在不同的文化、历史、地理、社会条件下蒙医刺络放血法的发展演变过程与形成特色疗法的影响。(2)厘清蒙、中医刺络放血法概念内涵的差异性。根据比较中、蒙医刺络放血法之间的差异,重新认识两者诊治疾病辨证方法,进一步寻找其中精华,相互借鉴,提高中、蒙医放
在中国东方蜜蜂(Apis cerana)分布范围内,除西藏外共采集了 156个样点,覆盖21个省、市、自治区,对中国境内的东方蜜蜂进行全面的遗传多样性分析,探讨中国东方蜜蜂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利用33个形态标记和36个微卫星标记,进行中国东方蜜蜂遗传分化研究。对分化的各类群东方蜜蜂形态特征、微卫星遗传结构和线粒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本论文研究结果可以为中国东方蜜蜂遗传资源保护和
石炭纪-二叠纪(C-P)岩溶沉积型铝土矿是全球最重要的铝土矿类型之一,也是我国及贵州最主要的铝土矿类型。对于此类型铝土矿沉积环境的古岩溶地貌对矿体分布范围、厚度变化及矿石类型控制机理,古水文系统的类型及对铝土矿在沉积过程中的影响,铝土矿沉积过程中的淋滤作用对含矿岩系剖面分带,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在剖面上迁移富集,对矿石质量的影响,受矿床级探矿工程大量数据收集难度、样品测试数量所限,国内外学
血管损伤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最早期病变,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危险因素。病理条件下,氧化应激、炎症反应及脂质代谢紊乱,内皮源性舒张因子如NO合成减少,生物活性降低,导致血管舒张功能障碍;同时,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增加,血小板聚集,细胞间隙增大,屏障功能破坏,紧密连接开放,脂质沉积,引起血管结构损伤;血管功能障碍及结构损伤共同推动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对血管损伤的早期预防、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自动驾驶和智能工厂等新型实时监测和智能控制类应用场景不断涌现。由于系统环境复杂多变,获取的信息仅在一段时间内对系统决策具有指导意义,因此信息的高时效性对于控制类应用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由于传统性能指标(如时延和吞吐量)无法捕捉信息的这一特性,信息年龄(Age of Information,AoI)作为新的性能指标被提出用于衡量信息时效性。另外,对于智能控制系
南泥湖-三道庄矿床是东秦岭地区最大的斑岩-矽卡岩型铝(钨)矿,研究采用LA-ICP-MS方法对南泥湖-三道庄矿区内南泥湖花岗岩体和花岗斑岩脉开展锆石U-Pb法测年,获得矿区内花岗岩成岩年龄为145.2±1.5~146.7±1.2Ma。采集南泥湖矿区网脉状辉钼矿化样品和三道庄矿区浸染状辉钼矿化样品开展ICP-MS法辉铝矿Re-Os同位素测年,获得10个样品的模式年龄为143.4±2.0~146.5±
罗荣桓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高度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将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结合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提出诸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张,总结出一系列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和经验,逐渐形成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因此被誉为中国共产党的“政工元帅”。罗荣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形成,源于他长期的理论和实践探索,离不开他个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熏陶,特别是他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