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汽油在两种MOFs中吸附与扩散的分子模拟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t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汽油燃烧产生的硫氧化物已经严重污染环境,因此,生产低硫汽油成为当务之急。吸附脱硫技术和渗透汽化膜脱硫技术由于能耗低,分离性能高、环境友好被广泛研究。这两种技术的核心是吸附剂材料和膜材料,即高性能的脱硫材料。目前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是新型的多孔纳米材料,因其大的孔隙率、高的比表面积、结构多样性等特点,在脱硫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采用分子模拟的方法研究模型汽油,即噻吩和正庚烷,在Cu-BTC和CPO-27-Ni中的吸附与扩散过程。首先,实验合成出Cu-BTC和CPO-27-Ni这两种MOFs材料,利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下这两种MOFs材料对噻吩的吸附能力,与分子模拟结果进行对比,并采用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模拟和实验模型拟合度达94%以上,最大平衡吸附量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基本相等,证明了Cu-BTC和CPO-27-Ni进行模拟时的力场的准确性和模型的合理性。然后,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模型汽油在Cu-BTC的吸附与扩散性能。结果表明,双组分吸附与扩散时,噻吩和正庚烷吸附时表现出明显的竞争吸附模型,随着压力的升高,噻吩的吸附量呈增加趋势,而正庚烷的吸附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它们的选择性呈增加趋势;自扩散系数都随着压力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噻吩和正庚烷主要吸附都位于Cu-BTC的苯环周围,噻吩在Cu-BTC的吸附位置为四面体笼和八面体笼,而正庚烷的吸附位置仅为八面体笼。最后,采用相同的方法研究了模型汽油在CPO-27-Ni的吸附与扩散性能。结果表明,双组分吸附与扩散时,噻吩和正庚烷吸附时表现出明显的竞争吸附模型,吸附时表现趋势与在Cu-BTC时表现相同;自扩散系数都随着压力的增加呈现降低趋势。噻吩主要吸附位于CPO-27-Ni的Ni原子周围,正庚烷主要吸附位于CPO-27-Ni的苯环周围,噻吩和正庚烷在CPO-27-Ni的孔道处共同以环状形式吸附聚集。与模型汽油在Cu-BTC中的吸附与扩散性能对比,分析得到,MOFs材料的比表面积、自由体积、金属离子、孔结构和孔径都对吸附、扩散及其选择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他文献
联三唑类化合物不仅具有高生成焓、高氮含量、高热稳定性,还有更多的修饰位点,通过引入不同基团或成盐等方式,可使人们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性能优越的含能化合物。C-N键连联三唑鲜见有人报道,C-N单键的生成热高于C-C单键的生成热,通过C-N键连接两个三唑环可以减少酸性氢的数量,是一类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含能材料。本文以三氨基胍盐酸盐和甲酸为原料,通过成环反应合成了3-肼基-4-氨基-1,2,4-三唑二盐酸盐
盖层是油气藏形成的重要条件之一,前人对其进行过大量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常规圈闭和油气藏中储层上方能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盖层方面,但对在油气运移过程中限制油气运移的盖层研究不够深入。本文以济阳坳陷古近系-新近系含油性存在差异的岩心作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常规孔隙度、渗透率测试、岩石破裂前后渗透率变化测试以及铸体薄片、荧光薄片等资料分析了含油性存在差异岩石中含油性较差部分的岩石结构和孔隙结构特征,并据
东方气田位于莺歌海盆地中央泥底劈的北部,其主要特点是面积大,产能中等,储量丰度和井网密度相对较低,储层间的非均质性很强。自2003年投产以来,目前已经进入产量递减阶段,急需进行挖潜调整,减缓产量的递减。本次研究,利用地震、测井、钻井、岩心、动态等多维度资料,开展高弯度型重力流水道储层构型研究及有利目标区预测。本文遵循“从点到线,由线及面”的原则建立研究区六个层位地层格架,以Y2IIU地层作为目的层
新型含能材料的设计和制备对含能材料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运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可以有效指导含能化合物分子设计,从而得到目标化合物。本文设计了4种不同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评估了它们的核独立化学位移值(NICS)、拉普拉斯键级和键解离能,筛选出2,5-双-(3,4-二氨基1,2,4-三唑)-吡嗪(BDATP)为最优的新型双3,4-二氨基-1,2,4-三唑衍生物含能材料。对BDATP
含能材料作为国防科技及其武器装备的核心材料,高安全性超高能含能材料的精准分子设计与高效绿色合成是含能材料领域的重大战略需求与技术挑战。机器学习与定量构效关系(QSPR)相结合是新型含能材料研发的有效手段,旨在通过探究含能化合物分子结构与理化性质之间的变化规律,进而实现高能含能材料的性能预估与智能筛选,可有效提升含能材料研发与应用的效率。本论文从新型含能材料性能预估与分子结构智能化筛选的实际需求出发
准噶尔盆地油气储量丰富,研究区莫西庄-永进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腹部西侧的盆1井西凹陷与昌吉凹陷的北斜坡区,侏罗系储层是其重点勘探层位。本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出发,在对沙窝地、莫西庄、征沙村和永进四个地区井下岩心观察的基础上,采用岩心、岩石薄片镜下观察,扫描电镜、电子探针、阴极发光以及X光衍射等实验方法,对沙窝地、莫西庄和征沙村侏罗系三工河组与永进地区西山窑组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结构
含能化合物是一类在外界刺激下释放出大量能量的化合物,在军事和民品都具有应用。富氮杂环类含能材料因为能量高、感度低而受到广泛关注,1,2,4,5-四嗪类富氮化合物是其中的代表物质之一,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对称1,2,4,5-四嗪的反应机制,制备出几种四嗪化合物并对其热行为进行了研究。以合成3-硝基胍-6-氨基-1,2,4,5-四嗪(NAT)为目标化合物,设计了两种合成路线,并用其中一种路线制备出NAT,
鄂尔多斯盆地盆地是目前国内油气产量最高的盆地,其中油藏主要分布于中生界延长组的长10-长1段以及延安组,其油源主要为长7烃源岩,气藏主要分布于古生界石千峰组、石盒子组、山西组、太原组、本溪组以及马家沟组,其气源主要为山西组、太原组及本溪组的煤系烃源岩。目前已发现的油藏或气藏,其类型及分布在不同层系有较大的差别,相应勘探程度很不均衡,目前对不同层系不同类型油气藏分布的相关性研究还比较薄弱,这制约了对
相比于块体材料,二维材料如石墨烯、黑磷、金属硫族化合物A2V B3V I(A=Sb,Bi;B=S,Se,Te)、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AB2(A=Mo,W;B=S,Se,Te)等具有大的开关比和大的比表面积等,在光电化学、光催化、光伏电池、电化学储氢和非线性光学器件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作为典型的金属硫族化合物,由于具有较大的玻尔激子半径,硫化铋(Bi2S3)容易产生强的量子限域效应,其纳米颗粒常被掺入硼
大比表面积和高孔容的介孔γ-氧化铝作为石化行业中应用广泛的催化剂或载体可以缓解原油重质化等问题。而当前市场上商业氧化铝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较小,且实验室制备γ-氧化铝的工艺受成本和规模的限制难以直接投入实际生产。因此,开发出一种放大效果好、简单可控、成本较低且制备的γ-氧化铝具有优良性质的工艺对石化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偏铝酸钠和硫酸铝为原料,采用沉淀法在膜分散微反应器中制备出比表面积和孔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