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Study of Pragmatic Presupposition in the First Round of the 2008 American Presidential Debates

来源 :山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huaai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总统竞选电视辩论已逐渐成为美国总统竞选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能够有效地传递辩论内容并且能说服选民,总统候选人常借助语用预设这一有力工具。语用预设可以被定义为人们实施特定言语行为时必须满足的合适条件,也可以被看作交际双方的共有知识。为了推行施政纲领,总统候选人常预设特定的信息;他们还通过预设一些辩论双方和观众共知的信息以达到获取更多选票的目的。语用预设具有合适性,共知性、隐藏性,单向性,主观性等特点。学者们作了很多关于语用预设在不同领域的功能研究,例如,Yule(2000),陈新仁(1998)吴延国(2003)指出语用预设在广告中具有委婉功能,隐含功能,说服功能以及自我保护功能。Brown,G.& Yule(2000)认为语用预设在语篇衔接上具有可以作为既知信息的功能,语篇分析中的衔接等功能。Peccei(2000)指出预设的说服功能是法庭辩论的一大特色。通过语料分析,本文意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十四种语用预设触发语在2008年美国总统竞选第一轮电视辩论中的分布,哪种类型的语用预设触发语使用频率较高,哪种使用频率较低?   2、2008年美国总统第一轮竞选电视辩论中出现了哪几种语用预设?哪种语用预设出现的频率较高,哪种预设出现的频率较低?   3、语用预设在2008年美国总统第一轮竞选电视辩论中的功能有哪些?   本文以2008年总统辩论第一轮辩论片断(website:http://www.tieku.org/154965/17.html)作为研究语料,借助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研究预设触发语在总统竞选辩论中的使用;语用预设在所选辩论片段中的分布,语用预设在总统竞选辩论中的功能。数据分析表明,语用预设广泛分布在于第一轮总统辩论中,有十四种预设触发语出现在辩论中,它们是:数量词,情感副词,状态持续副词,否定副词,事实性动词,状态变化动词,重复意义词,心理动词,含蓄动词,比较和对照结构,问句,分裂句以及非真实条件句。其中,数量词出现的频率最高,其次依次为定指描写、否定性副词、叙实性动词和非真实条件句。   我们知道,不同类型的预设触发语可以触发不同类型的语用预设,本文总结了四种类型的语用预设,分别是:存在性预设,事实性预设,状态行为预设,信念预设。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在总统竞选辩论中,事实预设出现的频率最高,状态行为预设次之,然后是存在预设。语用预设在总统竞选中发挥着多种功能,包括情感拉近功能,抨击对手功能,劝说功能和推销自己的功能。   最后,本文试图为总统竞选辩论以及各种类型的辩论指明新的方向,为辩论者提供理论性指导,使他们更好地理解语用预设如何在辩论中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模糊是语言的自然属性,它扩大了语言表达的信息容量,拓宽了语言表达的想象空间,在语言表达中具有特殊效应。文学语言的模糊性逸出诸多美学元素,最终实现文学语言的审美效应,故模糊
自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发生“文化转向”后,对翻译的社会文化背景的研究即社会文化背景因素对译者和翻译过程的影响开始倍受关注。   英国当代翻译理论家Hermans是翻译理
动结式是汉语中的一种特殊语法现象,一般由两个谓词构成:前一个谓词表示某种行为,后一个谓词表示该行为导致的某种结果。这种表达充分运用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体现了汉语“言简
作为语言习得的逆过程,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tion)是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其运用该语言的能力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的现象。语言磨蚀(l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