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胡是上海唯一的地方剧种——沪剧的主胡,也就是沪剧乐队中最主要的伴奏乐器之一。它虽与二胡同出一源,但其戏曲主胡的身份决定了申胡演奏的主要内容是沪剧唱腔音乐和过门音乐。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沪剧艺术偏重音乐性,具有海纳百川,推陈出新的特质,在近几十年的发展中也具有类似于二胡的演奏艺术本体化发展的趋势,不但在乐队及伴奏中愈益强调申胡音响的音乐表现力,还有为数不多的以沪剧唱腔为素材创作的申胡独奏曲。基于申胡与二胡演奏艺术上的上述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申胡、二胡艺术表现的系列比较,揭示两者在器乐本体化发展程度上的差异,探讨两者互相借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就申胡演奏艺术本体化发展中如何借鉴二胡演奏技法的相关问题提出建议和方略。具体完成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通过相关文献梳理分析,论证了二胡和申胡共同起源于江南地区民间音乐中的胡琴演奏的历史事实,系统梳理了两种乐器起源阶段的相互关系。二,通过历史回顾,论证了二胡独奏艺术与作为申胡演奏服务对象的沪剧艺术,都是在上世纪初期几乎同时发生的艺术门类,故在总体艺术表现上具有反映现实、服务时代之共性。三,论证了申胡演奏艺术本体化发展趋向的各个方面:唱腔的发展要求申胡具有更广阔的音域和更多变的弓法指法技巧;长过门的创新运用,提高了申胡演奏独立表现的要求;沪剧乐队规模的扩大,要求申胡有更多的方法完成乐队指挥和领奏任务。同时又揭示申胡演奏艺术难以满足上述发展时代要求的现状。四,就二胡和申胡的演奏技法进行了系统比较,一方面进行有无比较,明确了滑揉、揉打、抠揉、甩弓等技法为二胡独有而申胡所无;另一方面进行共有技法的实际运用差异比较,明确了长弓、快弓、滚揉等技法上,二胡的表现更加丰富、充分。通过比较,明确了申胡在演奏技法上借鉴二胡的具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