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长期以来煤炭产量都居于世界前列。煤炭的大量输出有力的支撑着我国的经济建设,但同时也伴随着接连不断的各类突发事件的发生,严重限制了整个煤炭行业的发展乃至经济建设的进程。虽然党和政府长期关注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问题,并辅以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但效果并不十分明显,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究其根源,主要还是对煤炭企业突发事故的产生原因和演化机制的理解不透彻,硬件上缺乏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软件上管理者缺乏应急管理基本理念的认知,没有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煤炭企业在生产运行时是一个开放、复杂的系统,受到施工条件和技术的限制具有十分明显的开放性和敏感性,来自任何方面的微小的干扰都有可能对安全施工进程造成巨大的影响,为此必须对该系统的脆弱环节提前预警,降低脆弱性防范危险源,将发生矿难的概率降到最低,提高煤炭企业的应急管理水平。为此建立一个能适用于我国煤炭企业的脆弱性影响因子识别方法和预警模型是十分必要的,且预警结果还能为决策者、管理者发现企业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为应急管理能力的提高指明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通过大量的现场调研和广泛的资料收集,对当下煤炭企业应急管理水平和存在的制约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煤炭企业进行脆弱性预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归纳了脆弱性相关理论,依靠相应的方法论,全面分析了人、物、管理和环境四大方面的脆弱性影响因子,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和阐述,为了避免漏项错项,将管理因素归入人的因素当中,建立了三个一级指标和二十五个二级指标的煤炭企业脆弱性可拓预警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了指标的客观权重,熵值法确定指标的主观权重,用拉格朗日函数确定指标的综合权重,结合了两种赋权方法各自的优势,尽可能保证权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利用可拓学原理,构建了以物元和关联函数为核心的可拓预警模型。为验证该模型的可靠性和实用性,以山西XX煤矿为例,通过实地考察、专家打分和数据收集等方法获得原始数据,借助Excel软件计算出2011年至2015年该企业的脆弱性安全预警等级的关联度,结果显示:矿区的综合脆弱性不稳定,多数时间处于轻警状态,需要进一步从多方面进行提升。矿区的人员脆弱性处于不稳定的状态,需要引起管理人员的警惕;物资脆弱性不稳定,需要进一步巩固;环境脆弱性处于不断提升的状态。应用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说明该预警模型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根据预警结果,提出了如何针对性降低煤炭企业脆弱性的建议。论文的创新点在于:(1)采用综合权重法,计算权重时将主客观因素都充分考虑在内,力求结果符合实际;(2)引入了脆弱性的概念,从被动应对转变为主动经营危险源,利用科学的煤炭企业脆弱性指标体系和预警模型,帮助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更加清晰的认识存在的不足和弊端,提高其防控能力,保障安全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