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广告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1+3”广告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nen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当代的广告教育已经走过了20多年,但仍然面临着诸多的“瓶颈问题”。其中包括:缺少学术创新、理论与实践脱节、广告毕业生求职相对困难等。尤其突出的是广告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偏低,广告教育中实践环节不足的现象。伴随着我国加入WTO的步伐,中国广告行业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也存在着问题:一方面,是各种规模的广告公司和企业急需优秀的广告专业人才,而另一方面则是:我国广告教育面临着从“多数量到高质量”的转变时期,因此,造成广告人才培养效果的不够理想,直接导致广告专业的毕业生难以适宜工作环境,广告实践水平急待提高。本研究以实践教育理念作为基本的理论方向,围绕着中国传统教育的理论精髓和可借鉴的西方现代设计教育模式,同时,在国内现有的广告教育模式的经验总结基础之上,对广告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做出较为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同时,结合高校广告实践教学经验,探索性的提出了“1+3”广告实践教学模式,有针对性的解决广告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问题。其主要内容包括四种实践教学形式。一、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形式的“课堂案例式教学”;二、以训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目的的“项目组教学”;三、以兼顾广告学生的学习延续性和个性差异的“导师制教学”;四、全方位模拟真实环境的“虚拟广告环境教学”。力求通过多种广告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解决广告教育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问题。
其他文献
当代电子杂志立足于传统的纸本杂志,不仅承载了纸本杂志的一般特点,更加综合了动画、声音、视频,互动等多种信息传递方式,将完整丰厚的阅读快感全部打包呈现现在读者眼前,极
本课题通过对紫砂壶的造型以及吴文化的研究,阐明了紫砂壶中所体现的吴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特征,并总结了紫砂壶中体现这些文化特征的造型元素。为今后可设计出中国文化特色的产
本研究以感性工学理论为指导,针对设计类网站进行优化设计,通过论证网页界面设计元素不同配置对使用者的影响来进行网页界面优化设计的研究,研究采用理论论证与实验测评并行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