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下我国粮食生产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okexiaoa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百年来,由于自然环境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气候发生了显著变化,最主要的特征表现为全球变暖,2013年IPCC第五次报告指出,自1880年以来,全球海陆表面的平均温度上升0.85℃,2003—2012年的平均温度比1850-1900年平均温度上升0.78℃。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气温和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和旱涝灾害等问题频发,这对与气候息息相关的农业生产影响极大。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两大长期目标,是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证。然而,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不仅在于减少粮食产量,更通过粮食生产影响到农民收入,影响农民收入和粮食生产之间的协调关系。本文是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气候变化下农民的农业收入波动及其对我国粮食安全影响研究”(14BJL079)的研究成果,主要从气温、降水和气象灾害三方面对我国的气候变化进行概述,分析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探讨粮食生产影响农民收入的阶段特征和主要原因,并论述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对我国粮食安全的重大意义。在实证分析中,以东北地区为例,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Johensen协整检验和VEC模型,实证分析气候因素影响下,粮食产量与农民收入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效应。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在不考虑气候变化条件下,东北地区农民收入和粮食产量、粮食价格的长期影响效应对短期波动具有调节作用,短期内粮食产量对农民收入产生显著负影响,符合“谷贱伤农”的逻辑,但是,长期来看粮食产量对农民收入的负影响并不显著。(2)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农民收入和粮食产量、粮食价格在短期波动中偏离长期均衡的关系由显著变为不显著,但是,长期来看粮食产量对农民收入的负影响由不显著变为显著,说明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的影响是一个长期趋势。最后,本文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分析了未来气候变化下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之间的冲突,并提出相应地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移动技术的迫切需求随着物流网应用的深入发展,各行各业竞争加剧,如何提高企业效率,降低损耗,节约成本,增加收益已经是摆在企业发展中首要考虑的问题:如何将企业管理精神随时随地的
针对三峡库区遥感图像变异大的特征,设计建立了主要地类自动分类系统并在其子系统中完成了地形光谱纠正、辅助数据生成及数据合成等预处理工作;提出了一种可交互作业的计算机全自动土地利用类型分类方法。应用专业的图像处理软件ECOGN ITION为平台,通过图像图斑化、选取样本、寻找最佳波段并生成判别函数来进行自动分类,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同物异谱”、“异物同谱”、“边界过渡”等现象对分类结果的影响。在应用地
阅读是我们获取英文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而且在中考、高考的英语科目中都占有重要比例,间接地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发展。然而,在英语阅读教学普遍存在着短板:教师教授脱离了语境的阅读知识,造成了学生对阅读知识理解的不够透彻、全面。长期以往,在此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阅读课的积极性不高、阅读兴趣低,影响着学生阅读成绩的提高。情景教学法是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到学生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根据英语阅读内容和
本文主要从德彪西声乐套曲的整体角度,论述如何诠释好这部艺术作品。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为印象派在音乐创作及形式上的革新,主要介绍印象派音乐的形成与特点;第二章为德
IPCC的报告称过去一百年全球气温在持续的升高,并有不断加快的趋势。而频发的全球性的高温、干旱和洪水事件更加重了人们的担忧,使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问
卫星导航系统是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航天航空领域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关系到航空安全。美国全球定位系统发展最早,技术相对成熟,广泛应用于航天领域。2000年,我国开始基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