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猪是PCV的天然宿主,在许多国家PCV2感染给养猪业造成的严重经济损失,有关PCV2病原体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 本文基于实验室已有的PCV2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收集了2013-2015年间来自中国部分地区40个猪场96份疑似感染PCV2病料,从病料中检测到核酸阳性检出率为69.8%(28/40),猪场的阳性检出率为70%(67/96)。根据邻接法构建了系统进化树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发现,中国部分地区流行的PCV2基因型为PCV2b和PCV2d,与全球PCV2流行趋势一致。将检测为阳性的病料在细胞上传代,共分离到五株病毒,HZXS1410为PCV2a,TY1303、HZXS1405、HZXS1411属于PCV2b,JHYW1503属于PCV2d。 干扰素(Interferons,IFNs)是哺乳动物抵御病毒入侵的第一道防线,干扰素的得名正是由于它能干扰病毒的复制。干扰素分泌后通过激活数百种干扰素诱导蛋白(IFN-induced proteins)和干扰素刺激基因(IFN-stimulated genes,ISGs)来实现抗病毒和诱发炎症反应等功能。IFI35是位于干扰素通路下游的蛋白(也称为IFP35),鉴定IFI35可以间接地表现出IFN在与病毒相互作用的水平。本人基于实验室已有的猪源IFI35基因,构建了PET28a-his-pig-IFI35载体,并在原核细胞中表达。并通过变性纯化制得重组蛋白,免疫小鼠脾脏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培养,筛选出4株可以稳定分泌的单抗细胞,命名为1E11、1G3、2E2、4G2。四株单抗的培养上清及小鼠腹水均可与原核和真核表达的猪源IFI35反应。制备IFI35的单抗用于本实验室今后对IFN调控病毒作用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