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新安江模型的密云水库流域径流变化归因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ent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文模型是研究流域水循环过程与水资源演化规律的重要工具,可为解决水问题提供技术支撑。作为水文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壤入渗的变化过程表现出很大的时空变异性和尺度依赖性,分析流域典型土壤的入渗规律,对于确定参数取值范围、提高水文模型精度具有重要意义。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流域的水循环过程发生显著变化,采用水文模型法和水量平衡法分析径流变化归因,可为流域的水资源规划管理提供依据。
  本文以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双环法测定试验区的典型土壤水分入渗过程,并将试验拟合的下渗曲线引入到新安江模型中;其次,引入粒子群算法率定改进的新安江模型参数,并将其应用于场次洪水的模拟中;随后,运用突变检验、趋势分析和周期震荡等方法,研究多时间尺度下水文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最后,以径流突变年为界划分基准期和变化期,分别采用改进的新安江模型和基于Budyko假设的弹性系数法,评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密云水库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
  (1)Philip模型、Horton模型和Kostiakov模型均可以用于描述试验区非饱和土壤的垂直透水特性,Philip模型模拟效果最好。土壤特征参数的变化范围比均呈现中等变异强度,参数的概率分布符合正态分布或对数正态分布。
  (2)和原模型对比,改进的新安江模型对各场次洪水过程的模拟更加接近实测过程。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的参数得到的模拟过程与实际过程拟合程度较好,说明该算法在改进的新安江模型参数优化中的可行性。
  (3)潮白河流域年潜在蒸发量呈微弱上升趋势,而年径流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潮河流域年径流量的突变年份为1998年,存在着7a的变化周期。白河流域年径流量的突变年份为1979年,存在着7a和18a的变化周期。
  (4)采用改进的新安江模型,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潮河流域径流变化的贡献率分别为36.5%、63.5%,对白河流域的贡献率分别为26.0%、74.0%。采用基于Budyko假设的弹性系数法,分析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潮河流域径流变化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64.9%、35.1%,对白河流域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0.6%、79.4%。
其他文献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尤其北方煤产量巨大,但山西的煤矿开采已经对全省范围内的岩溶水资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天然状况下娘子关泉域范围内的补给,有1/3来自上覆煤系地层砂岩裂隙水及地表水,但由于数十年来“矿坑水化”日益加重,使得娘子关泉水来自上游的补给大为减少,迫使区域地下水位连续下降,对泉域岩溶地下水整体产生不良影响。或当煤炭开采标高低于岩溶水位时,大量岩溶水可能会通过导水构造涌入巷道中,造成矿井突水,对
我国水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均占有量较少,主要特点是水资源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因此,建立跨地区、跨流域的长距离输水工程,是实现水资源合理调度的首选技术手段之一。长距离高扬程输水工程一般由加压泵站供水系统和重力流输水系统组成,具有水量损失少,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为保证输水工程安全运行,供水系统的运行方式及突然失电工况下的的防护措施的选择已经成为行业内专家学者普遍关注的重要技术课题。本论
农业水利工程发展迅速,自动灌溉技术已成为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的主要形式,多种控制与监测设备被应用于农业灌溉中,而针对偏远灌区,监测设备的供电成为问题。传统电池容量有限,长期使用会导致电压不足影响系统稳定运行,频繁更换会造成更大的人力资源浪费。而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设备不仅安装复杂,且人为破坏难以防护。利用管道水流发电系统提供电能,能够解决监测设备的供电问题,并可避免其他供电方式的造成的环境污染
近几十年以来,在沿海区域经济建设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近海环境生态问题,近岸海域的污染物输移扩散问题也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已有的平直斜坡上的沿岸流科学实验为基础,研究了近岸波流场内污染物在垂直岸线和沿岸方向的输移扩散规律,这不仅对近岸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有重要意义,而且可以为近岸污染物预报、保护、排污设施选址等实际工程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围绕上述内容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1)首先利
淤地坝是水土保持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广泛分布在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地区,在防止水土流失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除此之外,淤地坝还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经济效益。山西省建设有大量的淤地坝,大部分淤地坝均按常规设计,不满足长期蓄水的要求。课题组依托水利厅创新项目,以解决贫困山区灌溉用水为目的,提出将大、中型淤地坝改造成小型挡水坝的设想,研究淤地坝改造成蓄水坝所涉及的关键技术
目前,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三大粮食作物之首。气候干旱和土壤盐碱化是制约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系统分析种植方式和施氮量对土壤环境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能够为旱作盐碱农田实现玉米高产高效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本研究以玉米为试验材料,品种为中地88。2018和2019年4—9月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盐碱地改良试验基地开展田间试验;2019年5—9月在太原理工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基
摘 要:我国基础教育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文章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以及拓展文本,激发学生动脑思考和掌握课本的能力,从而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关键词:尊重;激趣;拓展文本  有这样一
期刊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河流、湖泊、海洋的水质恶化已经成为我国一个突出的环境问题。在预测和治理水体污染时,需要掌握污染物质随水流的变化规律。汾河是山西第一大河,沿河分布着许多的城市、工厂、灌区,对于山西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城区河段内建设有橡胶坝、水闸等众多挡水建筑物,形成自然景观。为了应对水污染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有必要对汾河闸控河段的水动力特性及污染物迁移扩散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泄洪槽是水利工程中十分常见的一种泄水建筑物,对宣泄多余的洪水及保证下游建筑物的安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往研究表明,光滑泄洪槽的消能率只有10左右,台阶式泄洪槽的消能率最大可达90以上,在消能率方面,台阶式泄洪槽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以山西省某公园泄洪槽台阶式消能工程项目为背景,采用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流量下台阶式泄洪槽的消能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台阶式泄洪槽的流速
蒸发是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水均衡项,冻融期干旱少雨,土壤蒸发强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情况。冻融期土壤蒸发规律和影响因素较为复杂,探索冻融作用下土壤蒸发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于缓解干旱半干旱区水资源短缺具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室内封闭系统下-22℃和-15℃恒定冻结气温的48h冻结和33h的自然消融实验,研究了砂土、壤砂土、砂壤土和粉砂壤土在5种不同的土壤含水率条件下的土壤温度和土壤蒸发规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