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稳步提高,我国各个领域的国际交流活动日益增多,对英汉同声传译极其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更显得重要。本文主要从英汉语中句内,句间的显性连接及隐性连接体现的逻辑关系的理解与表达方面,它们对英汉同声传译效果的影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目的是使从事口译的教师和学生加深对逻辑关系的认识,使其在同声传译教学的初始阶段便着手培养英汉逻辑关系的理解与表达能力,从而为以后的口译实践打下基础。同声传译的教学可能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个人听力水平,知识储备,学习要求等。这些因素将使不同的学习者在学习中努力的方向有所区别,短期内达到的目标也有所不同,但长期的目标和愿望却是共同的,即成为合格的译员所具备的所有条件。在这种情况下,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都受到了极大的制约,这些制约主要表现在逻辑衔接关系,语义连贯,显性连接词方面。通过理论分析,作者认为影响同声传译的效果原因在于: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差异及转换策略差异。因此译员要充分运用逻辑关系,充分利用语篇中的显性连接,快速理解源语,通过逻辑分析,运用语义连贯才能确保译文通顺,易懂。为了回答三个研究问题:1.受试者在特定语境中的译文是逻辑连接的?2.显性连接如何影响译文的衔接?3.影响译文连贯的潜在原因是什么?作者采用测试方式,以长春某大学10名英语专业硕士学生为受试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以对比分析原文译文与译员的口译译文,以衔接理论为依据,试图找到影响同声传译语义理解与表达效果的原因。基于对比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于原文显性连接表达顺序,时间逻辑关系的句子,受试者理解较好,表达意思明确,逻辑关系较强,用时较少,翻译时隐没了连接词。而原文表达转折逻辑关系的句子,受试者耗时较多,理解及表达意思不清或混乱,翻译时显现了连接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