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的使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便捷和娱乐,但是随之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困扰。譬如,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即是众多困扰中的一个。行为作为个体心理的体现,网络成瘾这种病态行为产生的原因必定是和某些心理因素是相关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网络成瘾之间也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目的:本研究从主观幸福感、自尊、自我控制能力等因素出发,以青少年学生为对象,了解其主观幸福感、自尊、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网络成瘾的水平,并且分析主观幸福感、自尊、自我控制能力及网络成瘾的影响因素,探讨主观幸福感、自尊、自我控制能力与网络成瘾间的关系且了解他们对于网络成瘾的作用机制,为网络成瘾的预防及干预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得到1551名青少年关于主观幸福感、自尊、自我控制能力以及网络成瘾方面的有效的问卷回馈。利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录入,SPSS18.0、AMOS18.0分别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采用的统计方法包括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相关分析,分层回归及结构方程模型等。结果: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为5.48%(85人),其中男生所占比例为54.12%(46人),女生45.88%(39人)。网络成瘾在性别、家庭月收入方面都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不同主观幸福感、自尊及自我控制能力水平的网络成瘾也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主观幸福感对于自尊、自我控制及网络成瘾的解释量分别为23.6%、8.7%、6.5%,自尊、自我控制对于网络成瘾的解释量分别为5.8%、10.7%,主观幸福感对于网络成瘾的解释量在自尊及自我控制能力依次进行共同作用下由原来的6.5%分别上升为8.3%,14.3%,增幅为1.8%,6.0%。在自变量为主观幸福感、网络成瘾为因变量的中介模型中,自尊与自我控制的共同作用的中介效应占直接效应比为67.59%,自尊的中介效应占直接效应的比为27.38%,自我控制能力的中介效应占直接效应的比为40.21%。结论: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自尊、自我控制能力和网络成瘾显著相关,并且主观幸福感、自尊、自我控制能力分别都可解释网络成瘾水平,自尊和自我控制能力在主观幸福感和网络成瘾的关系当中扮演着中介的角色,他们的联合作用要大于独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