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言语行为是教师传递教学信息的主要工具,因而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而课堂上的另一种信息传递工具——教师形体语言却被大家忽视了。教师的形体语言诸如手势、面部表情等都能有效弥补课堂上有声语言的不足,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化,进而加强课堂表达效果。因此,研究教师课堂形体语言有很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丰富和深化教学行为理论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课堂形体语言提供基本的理论指导,还可以引起教师对形体语言的重视,使其在课堂中更好地利用形体语言来传递信息。另外,高职高校教育是全民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教育也进入了一个新纪元,呈现多元化趋势,因此,对高职教师和学生进行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高职院校的师生状况,引导高职师生行为,从而促进师生自身发展,提升自身竞争力。本研究采取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选取渭南市某职业技术学院二年级某班的全体学生及其两位任课教师G和F,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深入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详细分析了高职教师的课堂形体语言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首先,通过对高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是否关注教师课堂形体语言,以此来说明研究高职教师形体语言的必要性;其次,编制教师课堂形体语言观察量表来记录课堂上教师形体语言的应用情况,尤其是教师积极性形体语言和消极形体语言的应用情况,目的是了解教师不同表现形式的形体语言的应用对教学和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并对两名被观察教师的积极形体语言和消极形体语言应用情况做以对比。另外,还采用学生课堂参与活动记录表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记录,来了解学生课堂上的听课状态,并关注个别学生,为深度访谈做准备;最后,以深度访谈的形式与个别学生进行交流,来体会学生对教师积极与消极形体语言的真实反应与感受。通过分析调查问卷、观察量表和访谈记录,本文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学生非常关注教师课堂上的形体语言,有必要对其进行一番探讨;二是,课堂上两位教师的形体语言应用情况有显著差别,在使用积极形体语言多的教师的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表现也比较好,而在消极形体语言多的课堂上,学生的行为表现相对差些。三是,教师的形体语言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积极形体语言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使学生得到积极的情绪感受,从而提升其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反之,教师的消极形体语言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打击学生自尊心,使其丧失信心,学习态度散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