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同伴关系对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研究

来源 :曲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tzm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学生直接学习各种知识的场所,课堂教学是实现教书育人意义的重要途径,但课堂中却常常出现各种问题行为,这严重影响教学进程。且初中生正处特殊阶段,身心发展不平衡,更容易在课堂上出现问题行为,体育课也不会例外。在初中阶段,学生与同伴之间交往的时间增加,同伴关系产生的作用会增大,而且已有前人在课堂问题行为的应对策略中提到,通过良好的同伴关系能够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但并没有就减少课堂问题行为而言什么是良好的同伴关系的研究。因此本文就初中生同伴关系(包括同伴接纳、友谊)对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得到何种同伴关系能有效减少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进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同伴提名法、问卷调查法,以七所初中学校17个班的735名初中生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初中生同伴接纳(包括同伴接纳程度和同伴接纳类型)和友谊质量对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影响。根据所得数据:(1)同伴接纳程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女生同伴接纳程度得分0.209,男生同伴接纳程度得分-0.183,说明男生同伴接纳程度在初中生同伴接纳程度平均水平以下,且女生同伴接纳程度比男生好;同伴接纳程度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同伴接纳程度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p>0.05)。初中生同伴接纳类型中普通型占比39.5%,受欢迎的占比20.1%,被拒绝的占比15.5%,被忽视的占比17.6%,有争议的占比7.3%,普通型在初中生同伴接纳类型中占比最高,有争议型的学生占比最少;同伴接纳类型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均差异显著(p<0.05);同伴接纳类型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p>0.05)。初中生友谊质量均值得分为52.00,在性别上差异显著(p<0.05),女生友谊质量得分54.523,男生友谊质量得分49.848,表明女生友谊质量水平高于男生;初中生友谊质量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p>0.05),分维度冲突与背叛在年级上差异显著(p<0.05),初一和初二、初三的冲突与背叛维度在年级上差异显著(p<0.05),初二和初三在冲突与背叛维度上差异不显著;初中生友谊质量在否为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p>0.05)。(2)初中生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得分均值为37.31,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在性别上差异显著(p<0.05),男生得分38.47,女生得分35.98,表明男生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得分比女生高;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p>0.05);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在年级上显著不差异(p>0.05),但其分维度抗拒厌学和注意涣散在年级上差异显著(p<0.05),故意惹人注意,侵犯他人,反抗权威,胆怯退缩在年级上差异不显著(p>0.05)。(3)初中生同伴接纳程度和体育课堂问题行为显著相关(p<0.01),初中生同伴接纳类型与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相关不显著(p>0.05),初中生友谊质量和体育课堂问题行为显著相关(p<0.01)。初中生同伴接纳程度能负向影响体育课堂问题行为(β=-0.185,t=-3.792,p<0.01),初中生友谊质量负向影响体育课堂问题行为(β=-0.190,t=-4.323,p<0.01)。得出结论:(1)初中生同伴接纳程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得分;初中生同伴接纳类型在普通型上的占比最多,受争议型上最少。同伴接纳类型在性别和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差异显著,女生受欢迎类型、被忽视类型和普通型比男生多,独生子女中的受欢迎型、被拒绝型和普通型上的占比高于非独生子女;初中生友谊质量水平中等偏上,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初中女生在友谊质量上高于初中男生;初中生友谊质量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差异不显著;初中生友谊质量在年级间差异不显著。(2)初中生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具有普遍性,但表现出的程度较低。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在性别上差异显著,男生出现的课堂问题行为要比女生严重;初中生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在是否为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初中生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在年级间不存在显著差异。(3)初中生同伴接纳程度和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呈显著相关,并能负向影响体育课堂问题行为;初中生同伴接纳类型和体育课堂问题行为不存在显著相关;初中生友谊质量和体育课堂问题行为显著相关,并能负向影响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由此可见,能够减少体育课堂问题行为的良好同伴关系指的是较高的同伴接纳程度和较高的友谊质量。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自上世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在市场经济的调节下,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到各大城市,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做出重要贡献。正因如此,部分子女被迫与外出的父母分离,留在家庭成为留守儿童。照时间线来看,特殊时代产生的“留守儿童”在如今大都已经进入青年阶段,而依托于高等教育扩招的大背景下,这一群体中一部分成绩相对较好者已经步入象牙塔,因此本文旨在探讨留守
现代化企业在发展中所遭受的竞争是残酷的,特别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不管是对企业内部高级人才的管控还是基层职工的培养均会威胁到企业将来的持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现代化人才管控已经成为了企业持续发展的根基,怎么运用合理有效的方式,使得企业职工能够作为企业发展的支持是大多数企业面临的挑战,薪酬鼓励制度是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生产力的合理措施之一,对企业将来的发展有着不小的作用,可是,现今诸多企业还未构建合出合理的
十四五规划提出了构建国内外双循环的发展模式,经济快速发展带动了人才需求,企业之间的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中小型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的薪酬水平与员工激励的机制,对于人才稳定性的影响较大,针对中小型企业的薪酬与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研究的关键部分之一。因此,本文以大连市亿达地产作为研究案例,针对企业的薪酬制度以及员工激励体系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并提出具有可行性的对策,为企业的
本次研究是为了更好的了解当代中职生的心理适应特点与客观存在的生活事件,使广大教育者通过教育与健康指导,确保中职生形成正确的自我价值发展观,进而有效促进中职生的生活心理适应性,促进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发展。为了探究中职生生活事件,自我价值感和心理适应的关系,让学生提高中职校园的生活质量。本次研究在理论意义方面初次评价中职生生生活事件、自我价值与心理适应之间的关系,近年来国外的研究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校园欺凌事件的频发,它已成为民众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人们往往更关注中小学校园欺凌问题,而忽视中职生这类群体的校园欺凌问题。事实上,中职生的校园欺凌问题更为突出,并且受欺凌的同学更多受到言语羞辱和身体虐待。这对他们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易产生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及社交障碍等问题。不过,并非所有的中职生在受欺凌后都会导致心理不适,可能有某些人格因素在其中起保护作用。通过前期的文献查
目的:全民健康与体教融合大背景下“健康效应”与“金牌效应”并驾齐驱,参与体育活动使得享受乐趣与增强体质同频同振。本研究旨在探究体育活动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深层关系,探索提高主观幸福感的机制,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方法:利用相关分析法、多元回归分析法和Bootstrap检验法,对5所大学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体育活动、主观幸福感、同伴关系、自我认知4个主要变量间的相关系数显著(p
心理健康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一个关键因素,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焦躁、抑郁,甚至引发辍学、自杀、犯罪等问题,尤其是对身心都还不太成熟的学生可能更为严重。因此,提前识别可能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并在早期进行对其干预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现阶段一些研究通过社交网络来对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分析,人与人通过在不同场景下的一些社交行为形成了多视图社交网络,然而现有的使用学生社交网络对学生的心理问题
随着现代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人们越来越关注个人的心理和精神健康。心理疾病不仅影响着一个人的工作学习,严重时甚至会危害自身和他人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导致自杀、犯罪等行为。近些年来,如何高效准确地识别心理疾病逐渐成为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目前主流的方法大多关注于文本显性特征的探究和表征模型的优化,很少有工作注意更深层次的语言表达。隐喻作为日常生活中经常被使用的语言表达手法,与个人的情感、认知和心理状态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