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以台湾次睾吸虫(Metorchis taiwanensis)、鸭对体吸虫(Amphimerus anatis)、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及截形微口吸虫(Microtrema truncatum)为材料,应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这四种后睾科吸虫基因组DNA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试验采用改进的酚/氯仿法进行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表明所提DNA完整,没有断裂或降解,大小均在23.1kb左右,经DNA纯度鉴定OD260/OD280值在1.8左右,符合要求;试验对RAPD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对模板、Taq酶、dNTP的浓度、退火温度及退火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梯度筛选,经过反复的试验,确定了RAPD最佳扩增体系及反应程序。采用该扩增体系和程序,在严格控制反应条件、规范操作,保证反应条件前后一致的前提下,获得了稳定的、可重复的结果。试验从4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条多态性及重复性好的引物,共扩增出310个DNA谱带,其中多态带为307条,多态率为99.03%。单个引物扩增片段数在6~23之间,扩增出的条带大小在202~2460bp之间,扩增条带最多的引物是S22,为23条,最少的引物是S477,为6条。引物S130、S232和S341各扩增出一条共同条带;用AVERAGE(平均距离法)进行遗传距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鸭对体吸虫和华支睾吸虫的遗传距离为0.7944,两者亲缘关系最近,最先聚在一起,截形微口吸虫与台湾次睾吸虫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9306,亲缘关系最远,最后聚在一起,与传统分类结果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