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心血管疾病时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原因及特点、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客观地评价参芪扶正注射液在心病科疾病应用的安全性以及参芪扶正注射液在心病科应用的病种、中医证型、对血压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总结参芪扶正注射液在治疗心病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方法,以期提高其在心病科疾病临床使用的合理性、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包括参芪扶正注射液的安全性评价和临床疗效评价两部分。采用现行病例跟踪调查方法,以220例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的心病科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参芪扶正注射液使用的一般情况(逐项记录用药的基本情况、临床诊断、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的情况等信息,填写《参芪扶正注射液基本信息表》、《HIS、LIS系统提取信息确认表》、如果发生不良反应应填写《参芪扶正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表》,将收集的数据录入HIS、LIS系统,治疗完成后(最长52天)对数据库中的数据用SPSS19.0软件对发生不良反应的总概况、治疗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参芪扶正注射液主要用于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证型主要为气虚血瘀证。2.本研究中使用时间多为1-7天,临床中应根据患者体质、疾病情况综合考虑。3.合并用药情况:合并用药种类多,多为抗生素、心肌极化液、降压药物等。4.心病科疾病中老年人居多,由于年老体衰,同时多合并其他系统疾病。5.血压影响方面:输液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较输液前下降,二者显著性差异,参芪扶正注射液有增强降压药物疗效的作用,且对收缩压的降压效果高于对舒张压的效果;参芪扶正注射液可升高正常血压患者的舒张压。6.参芪扶正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2%。7.不同年龄段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8.不同性别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9.不同疾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例不良反应病例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2例,占50.00%,另外两例为高血压、心律失常(心房颤动)。10.不同证型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气虚血瘀证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11.有过敏史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过敏史患者。有过敏史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无过敏史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0.57%。12.严重程度均为轻度,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13.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有皮肤瘙痒、血管疼痛。14.发生时间多在输液开始后4-30min,持续时间多在一小时之间。结论:1.参芪扶正注射液在心病科应用广泛,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心绞痛等疾病,证属气虚血瘀,使用时间1-7天,适病情而定,本药物可以增强降压药物功效,有降压效果;对血压正常患者有升高舒张压的作用,机制需要进一步探讨。2.参芪扶正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程度轻,不会造成患者血液系统、肝肾功能等的损害,既往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慎用,在使用时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参照说明书规范使用,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