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基于资本监管视角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639517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认为:政府对金融业的过分管制会导致市场利率被人为压低,抑制经济发展,因此,政府应该放开利率管制,发挥市场定价的效率优势,从而促进经济发展。20世纪80年代,美国、韩国、日本、智力、阿根廷等相继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对促进银行中间业务转型、健全风险管理和增强银行核心竞争力起到重要的作用。自1996年开始,中国实行利率市场化改革,至2015年相继放开贷款利率,扩大存款利率浮动区间,对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因此,结合资本监管的视角,研究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研究首先在综述相关文献研究基础上,提出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然后,分析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风险承担影响的理论与实践。在界定利率市场化和银行风险承担内涵的基础上,阐述利率市场化必要性和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与利率变化趋势,剖析利率市场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即利率市场化后存款利率上升、存贷利差减小以及利率波动增大等将会作用银行的风险承担。其次,构建数理模型分析存贷利差缩小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三个理论假设。再次,论文选取2006-2015年的42家商业银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与银行风险承担正相关;随着资本充足率水平和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银行的风险承担水平也会随之进一步增大。最后,从商业银行应该寻求新的盈利模式和服务产品,完善利率定价机制,监管者应该完善以资本监管为核心的全面监管体系等提出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航货运业飞速发展。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国际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超越国界的产品和服务交易越来越频繁,国际贸易壁垒和限制生产要素流动的因素越来越少,全球生产网络逐渐形成,国际生产分工体系出现了深刻的变化。产品内分工最早在高技术产业中出现,然后在全球范围内迅猛发展,目前已经取代产业内和产业间分工贸易,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分工的主要形式。国际产品内分工是一种新的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主要特征是:以全球价值链为分工基础,以模块化和工序生产为生产方式,国际生
1992年1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签署双边贸易关系的联合公报,并发表双方友好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双边贸易关系建立,两者都旨在确保地区安全,
共享经济是最近较热的概念,而共享经济平台则是在双边市场前提下新出现的一种交易组织形式。区别于传统的单边市场,双边市场使得交易双方通过共享经济平台交易更有效率,也使得双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沿边开放程度的加深,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把目光都集中在边境地区。而具有独特区位优势的边境口岸城市无疑是研究中最具有价值的。本文从城市
近几年来,现代中式壁毯成为一种新的流行趋势。中式壁毯是中国独特的艺术符号,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与审美。而窗格图案在中式壁毯中的应用,结合了壁毯艺术与中式建筑的智慧,不仅把人文精神与艺术审美编织起来,还在精神上以其独特的魅力予以极大的情感关怀,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与新时代的创新。  通过研究分析窗格图案在中式壁毯中的应用,我们可以更深切体会中式壁毯的精髓,挖掘出这一艺术语言的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