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逆转录酶(RT)在HIV-1生命周期中起着重要作用。以HIV-1 RT为靶点的逆转录酶抑制剂是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芳基嘧啶类化合物(DAPYs)为第二代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因其高效、低毒而备受关注。DAPYs的改造大多集中在中间嘧啶环、左翼芳环以及左翼芳环/中间嘧啶环之间的单原子连接基上。本论文以依曲韦林(Etravirine,TMC125)为先导化合物进行设计和结构修饰,将传统的单原子连接基改造成双原子连接基以增强左翼芳环和中间嘧啶环的柔性和扭转性,使左翼能与氨基酸残基Tyr181、Tyr188和Trp229作用形成更强的π-π堆积作用。同时,还将左翼芳环改造成为吡啶环。目标化合物与HIV-1 RT的分子对接研究验证了分子设计的合理性。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如下:先在碘甲烷的作用下发生甲基化反应得到2-甲硫基-4-嘧啶酮(2b);2b与对氰基苯胺发生无溶剂反应得到中间体2-(对氰基苯胺基)嘧啶-4-酮(2c);2c与POCl3反应得到重要中间体4-氯-2-(对氰基苯胺基)嘧啶(2d);最后,不同取代的苄醇或杂芳基苄醇与2d反应得到30个不同的目标产物LH1a-x和LH2a-d。合成的目标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和质谱进行了表征。抗HIV-1活性研究表明,大多数目标化合物均显示出优秀的HIV-1野生株抑制活性,且细胞毒性较小,选择性系数高,部分化合物显示出抗HIV-1突变株E138K活性。其中4个化合物的抗HIV-1野生株活性均小于10 nM,化合物LH1g(EC50=5.8 nM)活性强于参考药物依法韦伦。部分化合物对E138K变异株表现出中等抑制活性,如化合物LH2b(EC50=0.24μM)。构效关系的总结为进一步设计和开发更高效的HIV-1 RT抑制剂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