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耳鸣是耳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也是当今公认的世界难题之一,尽管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无特效方法,因此耳鸣的治疗已成为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棘手难题之一。中医药在耳鸣的防治上具有优势,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辨证是论治的前提,只有正确的辨证,才有好的临床疗效,传统的辨证方法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资料,进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疾病本质的证,但是临床上不少患者,除耳鸣外,无其他明显不适,缺少四诊可收集到的有意义的资料,这给传统的四诊辨证法带来困难。近年来,不少临床医家注意到,结合现代医学检测手段拓宽和加深了传统“四诊”视野,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中医辨证的准确性,使得辨证更客观化,令人信服。随着中医证候客观化、规范化的研究,耳科医生在探索中,发现听力学检测中可能蕴涵着与中医辨证有关的信息,且通过临床研究,已从单一指标观察研究到多指标综合观察,并结合统计学中的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了耳鸣的五个常见的证型风热侵袭、肝火上扰、痰火郁结、脾胃虚弱及肾精亏损,初步得出了以听力学指标为基础的多元判别函数,进行了自身验证。本研究目的在于验证已建立的五个证型的以听力学指标为基础的多元判别函数,并为进一步完善、修正这些判别函数提供临床资料。 方法:所有入选病例为2004年2月至2005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符合标准的耳鸣患者,由副教授以上的两位专家按传统的四诊辨证法辨型,结果作为金标准,然后对每一病例进行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脑干诱发电位测听等17项指标的检测,将收集的数据代入多元判别函数,得出一个客观证型计算各个判别函数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统计并分析误判情况。研究过程采用双盲法以控制偏倚。 结果:本研究共收集52例具有典型中医证候的耳鸣病例,其中风热侵袭型10例,肝火上扰型6例,痰火郁结型7例,脾胃虚弱型13例,肾精亏损型16例,运用听力学检测指标进行客观辨证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风热侵袭型的验证准确度最高,敏感度为80%,特异度为85.7%,准确度为84.6%;该型误判率最低,为20%,误判者2例,1例判为痰火郁结型,1例判为脾胃虚弱型。肾精亏损型的验证准确度最低,敏感度为18.8%,特异度为97.2%,准确度为73.1%;该型的误判率最高,达81.2%,误判者13例,5例判为风热侵袭型,6例判为肝火上扰型,2例判为痰火郁结型。肝火上扰型的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78.3%,准确度为76.9%;肝火上扰型误判率为33.3%,误判者2例,均判为痰火郁结型。痰火郁结型的敏感度为42.9%,特异度为84.4%,准确度为78.9%;该型的误判率为57.1%,误判者4例,判为风热侵袭型、肝火上扰型、脾胃虚弱型各1例,还有1例无法归类。脾胃虚弱型的敏感度为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