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u-Fe合金液相分离行为及Cu/Fe双金属复合材料研究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0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Cu-Fe合金属于亚稳难混熔合金,其二元平衡相图的液相线下方存在亚稳态的不混溶间隙区。在合金凝固过程中,当熔体被过冷至该区域时液相分离便会发生。国外有通过快速凝固手段研究Cu-Fe合金液相分离现象。但鲜有合金元素对Cu-Fe合金液相分离影响的研究报道。本文前期研究发现,C元素的加入会造成Cu-Fe合金发生液相分离,由于发生液相分离对合金的组织和性能具有重大影响,因此,开展C元素对Cu-Fe合金液分离行为及组织与性能影响规律的研究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对Cu-Fe合金的实际生产和新材料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前期研究发现,本文使用真空熔铸法制备了不同C含量的Cu-14Fe-xC合金(x=0,0.05,0.2,0.7 wt.%),主要研究了C元素加入后合金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及电导率的变化规律。结合Cu-Fe二元合金相图以及Cu-Fe-C三元合金相图,深入分析了不同C含量下合金的凝固行为,进一步揭示了C元素加入后合金的组织演变机理。最后利用离心铸造技术制备了 Cu/Fe双金属复合材料,并对其组织形貌和显微硬度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Cu-14Fe合金的凝固方式为正常的液固相变。在凝固过程中,初生的γ-Fe相首先从合金熔体中析出,并以树枝晶的方式生长,最终形成的合金凝固组织由富Cu基体与树枝状的富Fe第二相组成。C元素加入后,Cu-Fe合金的液相不混溶区域由亚稳态转变为稳态,并能够稳定存在于液固相线的上方。因此,在使用常规的真空熔铸法制备Cu-14Fe-C合金的过程中,当合金熔体被冷却至稳态不混溶间隙区时,将发生液相分离,均质熔体将分解成两个成分不同的富Cu相与富Fe相。分离后的富Fe相以细小的球形液滴状存在,且在布朗运动的作用下发生碰撞和凝并,变成尺寸较大的球状液滴。大尺寸的富Fe球状液滴在Marangoni迁移和Stokes运动的作用下继续发生碰撞和凝并,变成尺寸更大的球状液滴。最终形成的合金凝固组织由富Cu基体与球形颗粒状的富Fe第二相组成。球形颗粒状的富Fe第二相的尺寸主要由熔体发生液相分离后,富Fe相液滴发生碰撞和凝并的时间所决定。C元素的加入量越多,Cu-Fe-C合金中的稳态不混溶间隙区的温度范围越大,合金熔体发生液相分离后富Fe相液滴发生碰撞和凝并的时间则越长,最终Cu基体中的球形颗粒状的富Fe第二相的尺寸越大。2.C元素的加入能够降低Cu-Fe合金中Fe在Cu中的最大固溶度。C元素的加入量越多,Cu-Fe合金中Fe在Cu中的最大固溶度越小,但随着C元素加入量的进一步上升,Fe在Cu中的最大固溶度减小的趋势变缓。Fe在Cu中的最大固溶度的降低,使得基体中富Fe第二相的体积分数上升和Fe析出相增多,第二相强化效果加强,Cu-14Fe-C合金的显微硬度得到明显提高。当C元素的添加量继续增加时,富Fe第二相过分长大聚集,导致第二相强化效果减弱,合金的硬度出现下降的趋势。Cu-Fe合金的电导率与Cu基体中的杂质散射电阻密切相关,C元素的加入使得Cu基体中固溶的Fe原子含量下降,降低了杂质散射作用,大幅度提高了合金的电导率。当C元素的加入量继续增加时,由于第二相的尺寸过大,严重阻碍了基体中电子的运动,合金的电导率出现下降的趋势。3.在离心铸造的过程中,Cu-Fe-C合金熔体中分离出的富Cu相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金属型腔的外层偏聚,而富Fe相将向金属型腔的内层偏聚,形成外层为富Cu相,内层为富Fe相的组织。但是,在浇注初期,刚浇入的合金熔体首先接触到温度较低的型腔外壁,分离出的富Fe相在激冷的作用下来不及发生相对运动,最先在外壁开始凝固析出,将在近外壁处形成富Fe相组织。因此,离心铸造Cu/Fe双金属复合材料主要由最外层富Fe相、中层富Cu相和内层富Fe相组成。经硬度测试发现,最外层富Fe相和内层富Fe相的硬度在750-800 HV之间,中层富Cu相的硬度在80-100 HV之间,同一层中的不同部位硬度差值较小,硬度分布均匀。
其他文献
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速,人们对材料的电磁特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电常数和磁导率是微波介质材料的两个重要的电磁参数,因此对高精度测量电磁参数的方法进行研究具
近年来,FRP型材-混凝土组合梁作为一种新型结构发展迅速,该结构充分利用了FRP材料轻质高强等特性,但其正常工作依赖可靠的界面连接,因FRP材料不可焊性,发展新型界面连接方式
城市景观桥梁通常采用梁板式结构作为基本受力体系,并附加拱、斜拉体系等装饰性结构以满足景观设计要求。由于钢材具有质量轻和易加工等特点,故在实际工程中常采用多样化和异
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材料在三维立体显示、生物成像、温度传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980 nm激光激发的稀土上转换发光材料,且已经获得了高发光效
随着高端电子设备和通讯设施的广泛应用,电磁干扰已经对人类生活,工业和军事应用中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研究和开发用于微波吸收和抗电磁干扰的材料是非常关键的。我们都知
为提高水稻产量,往往加大稻田的化肥投入量,从而造成稻田氮素利用率下降,导致大量氮素损失。过量氮素会通过渗漏、径流、反硝化和氨挥发等方式损失,造成一系列负面环境问题,
工业化进程加快的同时,重金属水体污染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最严重污染之一。随着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重金属废水处理已经成为大家研究的热点。络合-超滤工艺对处理重金属
三移动一转动并联机构在工业制造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产品分拣、包装、喷漆涂装等。本文以具有三移动一转动共四个自由度的空间被动过约束4-RPTR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
迎采动掘进巷道是缓解煤矿采掘接替的有效方法,目前在国内不少矿区都有成功实践的案例。但是,此类巷道在掘进过程中由于要经受两次采动影响,巷道矿压显现较为剧烈,支护难度较
目的:本研究旨在辨析护理本科学生对于在模拟实验室中采用同伴交互教学这一教学手段的态度和看法。深入剖析护理本科学生的这一学习经验,为促进模拟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和护理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