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胃肠道肿瘤术后的老年患者,由于其机体处于严重应激状态,因此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及免疫紊乱。此时,若能合理应用以肠外营养为主的术后支持治疗,则对患者术后整体机能的改善和术后良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脂肪乳是肠外营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脂肪乳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多种油脂肪乳制剂(SMOFlipid-soybean oil,medium chain triglyceride,olive oil,fish oil)对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炎症反应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将55例胃肠道肿瘤切除术后且NRS2002营养风险评分超过3分需要肠外营养支持至少4d以上的老年患者,按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研究组27例和对照组组28例。术后第一天给予以葡萄糖为主要能源的肠外营养,并按所需基本能量的一半,进行补充葡萄糖。由术后第二天起开始连续5d给予患者等氮0.2g/(kg·d)、等热量104.6k J/(kg·d)以葡萄糖和脂肪乳为主要能源的肠外营养支持,其中对照组脂肪乳采用20%中长链混合脂肪乳1.2g/(kg·d)(力能?/Lipovenoes MCT);研究组脂肪乳采用多种油脂肪乳1.2g/(kg·d)(合文?/SMOFlipid?)。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6天清晨,抽取两组患者的空腹外周静脉血标本。以检测患者的炎症指标: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营养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肝肾功: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氮(BUN)及免疫指标:淋巴细胞总数(TLC)、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19+)、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Ig E)。将两组试验所得数据运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各项免疫指标、炎症指标及营养指标进行检测后,得出如下结果,两组患者的免疫指标:CD3+、CD4+、CD8+、CD19+、Ig A、Ig M、Ig G、TLC;营养指标及肝肾功:TP、ALB、ALT、AST、BUN、Cr;炎性指标:WBC、CRP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CD19+、Ig G、TLC、TP在时间与分组之间存在交互效应(p<0.05);从各时间点看,两组患者分别在术前及术后第1天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在术后第6天,研究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明显改善,其CD3+、CD4+、Ig G、Ig A、T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CRP、WB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上述试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可得出以下结论,应用以肠外营养为主的术后支持治疗,对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免疫功能恢复、炎症状态改善及保护肝肾功能是有益的;此外,研究组患者术后机体功能的恢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因此,将SMOFlipid用于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的营养支持治疗,更有利于抑制由手术创伤所造成的过度炎症反应,并能同时改善机体应激状态下的免疫抑制,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