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开阔度与高密度城市住区空间形态相关性研究 ——以合肥市为例

来源 :安徽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554802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发展呈现高密度形态。城市住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城市热环境密切相关。城市住区形态是影响住区环境品质的主要因素,基于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高密度城市住区空间形态研究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目前城市热环境的宏观评价指标与高密度城市住区空间形态设计指标的联系较弱,需要进一步完善高密度城市住区的设计标准体系。天空开阔度是反映城市空间形态与热岛效应关系的重要参数。将天空开阔度这一指标引入尺度更小的高密度城市住区的规划设计中,与影响住区空间形态设计的因素结合起来,可进一步完善高密度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的参考标准,使高密度城市住区的建设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本次研究通过实地调研合肥市内27个高密度城市住区,按容积率分类总结归纳出高密度城市住区不同的类型模块。容积率在2.5-3之间的高密度城市住区模块有行列高层全包围式、行列高层半包围式、行列中间低两侧高式、行列中间高两侧低式、斜列高层全包围式、斜列高层半包围式、组合南低北高式、组合中间高两侧低式、组合中间低两侧高式,共9类。容积率在3-3.6之间的高密度城市住区模块有斜列高层全包围式、斜列高层半包围式、行列高层全包围式、行列高层一侧式、错列南低北高式、错列高层全包围式,共6类。通过模拟高密度城市住区不同类型模块的天空开阔度,得出高密度城市住区容积率在2.5-3范围内采用组合式的住区布局形式可以获得更高的天空开阔度,容积率在3-3.6范围内采用行列高层一侧式或者错列式平面布局形式可以获得更高的天空开阔度。在此基础上,选定合肥市高密度城市住区的典型模块,通过分别调整高密度城市住区典型模块的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间错落度、布局形式、建筑单体位置,进一步分析高密度城市住区空间形态影响因素与天空开阔度的关系,从而得出结论:高密度城市住区的容积率、建筑密度与天空开阔度呈负相关,建筑间错落度与天空开阔度呈正相关,其中,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间错落度对天空开阔度影响显著性排序为:建筑密度>建筑间错落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在原有基础上每降低10%,天空开阔度约提高4%。建筑间错落度在原有基础上提升1倍,天空开阔度约提高1%。建筑容积率在原有基础上每降低10%,天空开阔度约提高3%。通过分别调整高密度城市住区典型模块的布局形式、建筑单体位置,得出以下结论:在高密度城市住区中,当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间错落度相同时,采用行列式可以获得更高的天空开阔度值。当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间错落度、平面布局形式相同时,住区内较高的单体建筑临边界布置可以获得更高的天空开阔度值。研究最后为高密度城市住区进一步提高天空开阔度,提出形态布局优化策略。在未来的高密度城市住区设计中,通过降低建筑密度、增大建筑间错落度、降低住区容积率、选择行列式平面布局、调整建筑单体位置这几大策略,进一步优化住区空间形态,获得更高的住区天空开阔度,从而加强高密度城市住区的空间品质,改善城市微气候。通过探讨天空开阔度与高密度城市住区空间形态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为适宜城市微气候的住区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图[17]表[19]参[58]
其他文献
文章基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视角,利用倾向得分匹配和双重差分法,实证研究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是否全面改善了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结果发现:被发现问题的企业在检查之后更多采用了分类转移的盈余管理方式,这一现象在民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单位内部与社会外部监督弥补了财政部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对企业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关注不足。进一步研究表明,营业成本与其他营业外支出是管理层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主要载体。
本文对“五脏者,藏精而不泻”作了分析,认为五脏之精藏中有泻,阐述了五脏之精“泻”的两种形式,并指出五脏以通为用,疏通调达五脏气机是治疗多种内脏病和延缓衰老的基本原则。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排比修辞表现显著,形式多样,且具有不同的功能。而排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主要包括保留、替换、调整、舍弃和添加,其中第一种方法属于修辞翻译趋异的策略,而其他四种则属于修辞翻译趋同的策略。由此可见,政治话语排比英译以归化翻译为主,以异化翻译为辅,这充分体现了译者对译语读者思维习惯和阅读期待的关照。
<正>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大脑发育的特点,他们总是不能控制好自己,往往驾驭不好手机的使用和管理,从而对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也会形成消极的自我认知,即我是一个不自律的人,我不能控制我自己。本节课通过绘本故事及绘画投射、心理剧表演等方式引发学生深度体验反思,了解自我对于手机管理的情况,激发学生自主管理的动机。
期刊
句法范畴在汉语中并无形态表现,因此汉语形容词和动词在作谓词时较难区分,而相关文献中的体标记和程度副词测试对于分析外国学生习得这两类词的应用效度均较为有限。同时,跨语言对比显示,影响汉语心理谓词二语习得的语言本体因素包含母语(英、俄)形态形式和目标语(汉)句法分布。由于汉语无形态形式可以借助,因此二语者识别汉语心理形容词和心理动词唯一可靠的形式线索就是句法分布。据此采用双自变量混合设计方案的实证结果
文本细读是深入剖析文章、探求文章意旨的重要方式;在文本细读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均可捕捉到一些蕴含深意的细节,并以此为切入点观照到文章的隐含内容和思想,深化文章理解程度。本文仅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阅读文本为例,从家具饰物、人物出场方式、话语转换等三方面进行细读和分析,借以走近贾府各色人等,界定典型人物的地位与性格特征。
信息茧房现象给社会个人和群体带来了深厚的影响,信息窄化和群体极化已经成为网络视频生产传播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信息生态理论视角,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半结构化访谈和逐级编码,厘清网络视频用户信息茧房影响因素及其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视频用户信息茧房的形成受用户、网络视频、视频平台、社交环境四个维度的因素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生态理论视角下的网络视频用户信息茧房影响因
如何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有机衔接,对于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从课程建设的视角,分析当前存在的“应用型”缺失、逻辑性缺乏及教育性资源不足的问题,在明确产业服务面向,跟进岗位需求等理念指导下,通过面向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群建设进行研究探索,并从内容重构、方法选择、标准设定和效果评价四个方面开展具体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