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急性脑干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DWI评分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9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急性脑干梗死患者共269例,收集其病例资料,包括既往卒中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常规血液化验指标、头部核磁弥散检查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脑干梗死不同部位划分为亚组,包括中脑、脑桥、延髓及混合部位梗死;根据头部核磁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行DWI评分;症状严重程度根据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行e-NIHSS评分。总结269例脑干梗死患者临床资料特征;分析不同部位脑干梗死危险因素有无差异;脑干DWI评分与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脑干DWI评分与症状严重程度相符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数据正态性。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c±s)表示,两组间比较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行方差分析;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P25,P75)表示,两组间比较用Mann-Whitney U检验,多组间比较行Kruskal-Wallis检验。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行卡方检验。相关性检验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果:1、共269例患者纳入分析:平均年龄62.21±11.12岁,男性176例(65.4%),女性93例(34.6%);既往有卒中病史79例(29.4%)、吸烟史99例(36.8%)、饮酒史75例(27.9%)、糖尿病史119例(44.2%)、高血压病史186例(69.1%);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55例(20.4%),高尿酸血症55例(20.4%),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升高20例(7.4%),高脂血症184例(68.4%),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120例(44.6%);中脑梗死25例(9.3%),脑桥梗死177例(65.8%),延髓梗死52例(19.3%),混合部位梗死15例(5.6%);脑干梗死患者DWI评分的中位数为2,e-NIHSS评分的中位数为4。2、脑干不同部位梗死比较:年龄、性别在各亚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中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患者;既往卒中史、高血压病、糖尿病、吸烟史、饮酒史在各亚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中有高血压病患者比例均高于无高血压病患者比例;高脂血症、Hcy、hs-CRP、尿酸在各亚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FDP在各亚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混合部位FDP水平较单部位FDP水平高;症状严重程度在各亚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DWI评分在各亚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3、脑桥上部较中部及下部梗死e-NIHSS评分高。4、脑干DWI评分与e-NIHSS评分的相关系数为0.258,P<0.05。5、hs-CRP水平对DWI评分与症状相符组和DWI评分与症状不相符组有显著影响(P<0.05),性别、年龄、症状开始至行DWI检查时间、既往卒中史、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Hcy、FDP、尿酸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急性脑干梗死患者中,DWI评分与症状严重程度相关性呈弱相关,DWI评分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代表患者症状严重程度。2、急性脑干梗死中,不同部位脑干梗死患者危险因素比较无明显差异;脑桥部位发生梗死最多,脑桥上部梗死症状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