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与Gensini评分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todow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测定和比较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和非冠心病患者的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反应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并探讨尿酸对冠心病患者1年内发生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al events,MACCE)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住院的疑似冠心病患者137例,根据冠脉造影结果: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的患者纳入冠心病组(n=85,男58人,女27人),将冠脉狭窄<50%或冠脉无狭窄的纳入非冠心病组(n=52,男24,女28)。对出院的CHD患者进行术后一年的随访,记录发生MACCE的情况。比较两组间的一般资料,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冠心病的存在和严重程度,并使用Gensini评分评估患者冠脉病变程度。通过统计分析评估SUA水平与CHD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使用Spearsman相关系数和COX回归分析评估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两组患者中,在性别、年龄、BMI、吸烟、饮酒史、高血压病、糖尿病、脑卒中、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细胞绝对值、血糖、甘油三酯、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I、UA、射血分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冠心病患者尿酸值:337.18±90.62μmol/L,与女性非冠心病患者尿酸值:268.93±68.29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性别、体重、年龄、BMI与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相关。病变血管支数、年龄、肌钙蛋白I与冠心病患者严重程度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冠心病患者出院后进行1年的随访,发现,无高尿酸血症组生存时间(10.31月)明显高于高尿酸血症组(7.19月),(P<0.05),Log Rank(Mantel-Cox)生存曲线显示高尿酸血症组发生MACCE事件的概率较高(P<0.05)。结论:尿酸是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这种作用在女性中更能体现。伴有高尿酸血症的冠心病患者短期预后较差,并且术后并发症较多。
其他文献
目的:系统评价双膦酸盐(bisphosphonates,BPs)药物对糖尿病骨质疏松(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依据PICOS原则制定检索策略,在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ese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
目的:在正常人类和啮齿动物中,血压和心率通常表现出昼夜节律性,其特点是活动时血压心率较高,睡眠时较低。但在高血压个体中血压和心率的昼夜节律通常发生紊乱,其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的紊乱与中枢炎症有关。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是近年来被发现的具有心血管系统功能保护作用的新型气体信号分子,具有降低血压、降低交感神经紧张性、改善压力感受性反射敏感性等作用。本实验采用L-
目的:探讨单中心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NOCAD)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我院心血管内科的冠状动脉非阻塞性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 arteries,MINOCA)患者23例及非冠脉阻塞性缺血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合并症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2020年1月23日至4月8日收治的以高血压为第一诊断的老年患者(65岁以上)作为观察组,以2019年1月23日至4月8日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相同时间区域内患者的血压水平及合并症的变化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收缩压[(168.79±14.31)比(162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诊疗方案提供思路。方法:搜集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符合不明原因发热患者60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FUO非糖尿病组和FUO糖尿病组;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发热时长、病因分布、确诊时间、确诊方法、治疗转归,研究不明原因发热合并糖尿病患
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等缺血性心脏病导致的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心脏疾病。传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溶栓疗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等。近年来,研究发现干细胞移植可保护梗死局部的心肌细胞,并促进血管新生,进而改善心功能,成为很有发展潜力的治疗手段之一,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并发冠心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一定帮助。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老年(年龄≥65岁)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92例(男性62例,女性130例),根据冠心病诊断标准,将患
心血管生理及病理生理与昼夜节律生物钟关系密切,生物钟基因Bmal1(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通过调节代谢、氧化还原平衡、免疫反应、血管的收缩和舒张等各种生物学反应而参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等心血管危险因素通过诱发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VSMC)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而导致血管损伤和心血管疾病。研究表明,炎症反应和氧
目的:研究桥接整合因子1对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2019-12至2020-12入住河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的72例心衰患者及72例无心衰的成年人作为心衰组与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入院24小时内采集静脉血分别测定血浆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grator 1,BIN1)、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erminal pronatriuretic peptide,
目的:探讨CHA2DS2-VASc评分对合并瓣膜病变的房颤患者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栓栓塞事件的预测价值及其栓塞事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的合并瓣膜病变的房颤患者362例为研究对象,其中I类瓣膜病变包括中重度二尖瓣狭窄、机械性人工瓣膜置换术后,II类瓣膜病变包括轻度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反流、三尖瓣反流等,根据纳入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