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融系统最重要的功能就是集聚社会的闲散资金并促使其转化为资本,提供信息和风险管理工具,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但是金融体系天生的负债经营也使其具有脆弱性,一旦资金的使用者经营失败,那么会产生重大的社会效应,而且风险会从一个金融市场传递到另一个金融市场,从一个区域传递到另一个区域,造成更大的破坏。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在我国仍然以间接融资为主要融资途径的今天,保证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转,获得一定的收益水平对于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乃至社会的安定,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子银行的高杠杆经营、信息不透明等因素使影子银行的风险更大,但是影子银行的高收益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甚至传统的商业银行也通过表外业务参与其中,众多金融机构的参与使得影子银行的经营更加复杂与不透明,监管难度很大。但是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会对传统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产生正向还是负向的影响呢?影响程度具体有多大?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学者对于影子银行的看法和定义,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为影子银行下了定义。系统的介绍影子银行在我国的内涵、特征、运作和规模,可以清晰地了解到影子银行确实存在了大量的风险,为后文进行实证分析做好了准备。并探索了影子银行风险可能影响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市场运转的可能途径,为后文提供监管对策,监控影子银行风险的流动提供了基础。对商业银行的盈利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了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因素,和衡量商业银行盈利性的指标,为后文的实证研究打下基础。由于数据难以获得的原因,本文的实证分析尝试通过设计新的指标来研究影子银行对商业银行盈利性的影响。在研究过程当中使用了面板数据分析法,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影子银行规模的扩张不利于传统商业银行盈利性并且影响存在一个时滞的结论并给出了影子银行影响商业银行盈利性的程度。最后通过比较金融稳定协会和美国对于影子银行的监管方法,结合本国金融市场的具体情况以及金融发展的趋势,给出了对于防范影子银行风险,发挥其积极影响,回避其负面作用的一些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