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区矫正制度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lhRL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矫正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作为一种闪耀着人道、民主、效益、和谐等时代精神光辉的刑罚思潮,是人类刑罚文明朝着人道化、轻缓化和社会化方向不断演进的产物,是人类对犯罪与刑罚现象的认识趋于理性化的结论。   2003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公安部、司法部等四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拉开了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中国特色社区矫正制度的序幕。   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改革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积极推行社区矫正”。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也强调:“要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依法执行从轻、减轻、不起诉、缓刑、社区矫正等规定,减少社会对立面,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社区矫正成为我国刑事司法部门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   本论文把社区矫正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中进行考察分析。从宏观上分析了社区矫正与和谐社会两者间的辨证关系。社区矫正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当前创建和谐社会的理念是相一致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精神追求。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要将和谐思想渗透到社区矫正工作之中,促进犯罪人、被害人、社会三者之间的和谐,最终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   我国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在介绍国内外社区矫正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社区矫正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进而就如何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完善我国的刑事立法,制定社区矫正法律,设置专门的执行机构,建设专业的社区矫正队伍以及构建和谐社区,培育非政府组织等措施,力求在推进法治文明建设的同时,将社区矫正融入到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之中。  
其他文献
洞箫音乐始源于中国,后来作为唐乐器的一种传入到朝鲜半岛,主要用于宫廷音乐演奏。在从宫廷普及到民间的过程中,洞箫音乐吸收了更多的朝鲜族文化精髓,逐步发展成具有浓郁朝鲜族特
开发区,在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大多处于国边境,具有与外国接壤的天然优势,在漫长的历史上形成了中外合作交流和贸易互通的特殊关系。吉林省东部的珲春市,处于中、俄、朝三国交界,与外界交流外来便利,国家在此推动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合作,并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出口加工区和互市贸易区,更冠以首个“中国”字头的国际合作示范区,多层次多领域开发开放向纵深推
公司以其集合资源,分散风险的优势,成为最为广泛高效的经济组织形式,公司对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公司原有的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各种教学法也不断革新,其中,情境教学法在各项教学法中尤为突出,它是利用教师的引导,将知识通过情境的方式表达出来,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在小
期刊
随着社会科技发展,新的事物的产生,法作为调整社会关系手段的作用面临挑战和新的机遇。作为历史短暂却发展迅猛的网络游戏,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2009年初至今,网络游戏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