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聚合物/Fe3O4磁性纳米载药系统的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ihua511352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功能性纳米材料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特别是对生物医用纳米材料的研究与探索,使纳米材料在人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作为生物医用纳米材料中最接近产业化、最有发展前景的材料之一,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具有灵敏的磁响应性、低毒性、无免疫原性,可随代谢排出体外等特点,而且合成工艺简单、价格低廉,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功能性的磁性氧化铁纳米材料在药物靶向释放、免疫测定、细胞分离、磁共振成像和肿瘤热疗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论文设计合成了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包覆的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聚合物包覆既能防止磁性氧化铁纳米粒子聚集,使其在载液中稳定分散,又能利用聚合物上的功能基团实现纳米粒子的多功能性。此类纳米粒子具有多层核壳结构,核为超顺磁性的Fe304磁性纳米粒子,磁性核被三嵌段共聚物包裹,第一段为聚(甲基)丙烯酸甘油酯(PGMA/PGA),此链段通过结构中1,2-二羟基与Fe原子的多齿螯合作用达到稳定Fe3O4纳米粒子的目的。第二段为带电荷(正电荷或负电荷)并具有疏水性可调控等特性的聚合物,其功能是通过疏水作用和离子作用的共同作用负载带相反电荷的且具有疏水基团的药物。第三段为聚乙二醇(PEG),其作用是在电荷外面增加一个保护层,减小毒性,提高载体的生物相容性,避免纳米粒子被网状内皮组织清除,增强细胞对粒子的内吞作用,使粒子更易进入细胞,另外,PEG还可以形成疏水性的微环境,增强载体与药物的疏水作用。   此类聚合物/Fe3O4磁性纳米粒子粒径分布很窄,能在生理环境中稳定分散,且具有超顺磁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多重靶向功能等特性,可用于抗肿瘤或抗炎等药物的靶向传输,减小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在生理环境中(pH7.4),纳米粒子通过疏水作用和离子作用的共同作用负载小分子药物,由于协同效应的影响,载体与药物间的作用力很大,因此在此条件下不释放药物。当环境pH值降低到肿瘤细胞的酸度(pH4~6)时,载体与药物间的离子作用削弱或消失,协同效应导致药物被吸附的作用力大大减弱,从而释放药物。   此外,我们又合成了键连识别配体叶酸的嵌段聚合物,与上述三嵌段共聚物按比例混合作为稳定剂,制备了具有肿瘤细胞特异靶向功能的聚合物,/Fe3O4磁性纳米载体。人类宫颈癌细胞的摄取实验表明,键连叶酸的磁性纳米载体可以通过配体—受体靶向介导的内吞作用快速的被肿瘤细胞摄取,并能够有效的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   本论文研究的聚合物/Fe3O4磁性纳米载药系统具有合成容易、载药过程简单、载药量高、适用药物范围广,以及多重靶向(被动靶向、pH敏感靶向、受体一配体识别靶向、外磁场响应靶向等)释放等优点,同时还可作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通过磁共振成像来跟踪药物释放并检测肿瘤的治疗情况,因此它是一种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生物医用材料。
其他文献
本论文合成了两例氮杂环卡宾稳定的硅杂环戊二烯硅烯,并对其与有机底物、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反应进行了研究。此外,还对β-二亚胺铝杂环丙烯及其衍生物的开环反应进行了研究。本
现在只能是“直播大战”的上半场,PE投资机构热情不减,但枪炮过半,终有退出压力,而巨头们各自谨慎试水,螳螂在后,为下半场的开幕留下伏笔。直播热潮仍未减退,而下半场已经开幕。  从2016年初开始,包括腾讯、阿里、小米、乐视、360等互联网巨头纷纷亲自进入直播领域,进一步搅动着已经沸腾的直播江湖。  事实上,在亲上火线之前,巨头们已经通过投资开始布局直播。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直播平台或多或少都有巨头的影
生物传感器的特殊优点使其近年来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如今,越来越多的材料被用以修饰电极,而以纳米材料应用尤为广泛。如何利用纳米材料来固定生物酶,更好地提高传感器的
近些年来,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的推动了生命科学和分析化学学科的发展。其中核酸放大技术作为分子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因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快的反应速率,备受研究者的青睐,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分析、临床诊断等领域。但是,实现目标物的实时、快速、灵敏检测仍然是科研工作者追求的目标。本论文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建立
学位
本文首先介绍了聚芳酰胺﹑聚酰亚胺以及聚芳醚酮的研究进展,论文主要包括三部分:1.以三苯基膦为起始原料与对溴苯甲醛反应制得对二苯基膦苯甲醛,继而与对硝基苯乙酮通过齐齐巴宾反应得到4-(4-二苯基膦)苯基-2,6-二(4-硝基苯基)吡啶(DPPPBNPP),再将二硝化合物通过水合肼和钯碳催化还原反应得到新型的含吡啶和三苯基膦侧基结构的二胺单体4-(4-二苯基膦)苯基-2,6-二(4-氨基苯基)吡啶(D
杂环结构框架广泛存在于大多数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或合成分子中。因而,探求一些新型有效的环化,环加成反应对于天然产物全合成或拓展有潜在生物活性分子的复杂结构有着
手性双膦配体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来报道的螺环骨架的双膦配体,具有骨架稳定性好和刚性强的特点。本文首先综述了双膦配体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然后原创性的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六甲基螺环双膦配体,并对其在钯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中的反应活性和对映选择性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创新结果如下:1.我们以双酚C为起始原料通过环化、溴代、酯化、还原和取代五步反应以总收率25.1
学位
本文通过对网络民族主义信息的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是否会响应网络信息的号召去转发消息、抵制日货、抵制旅游以及参加保钓游行示威等活动主要取决于网龄、讨论事件